下一个“武汉”已确定?襄阳、荆州落榜,这座黑马城市呼声高!

在湖北省的地图上,武汉这座城市作为省会的地位一直是稳固的,但近些年一个“黑马”正在飞速崛起,它不是历史文化名城襄阳,也不是文化底蕴深厚的荆州,而是地处长江边、拥有三峡大坝这一世界闻名景观的宜昌。曾经的川鄂咽喉,在如今发展速度令人瞠目结舌,成为湖北“一主两副”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甚至有人寄予厚望,把未来寄托在此地,认为它是下一个“武汉”。

宜昌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十九万五千年前就有“长阳人”活动于此。夏商时属古荆州之地,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西塞要地。夷陵之名最早出现在史书上是因为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秦始皇二十六年设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区属于南郡。清雍正十三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自那时起宜昌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宜于昌盛”的意思。宜昌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宜昌。

到了近代,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之后,宜昌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第二年设置海关,开始对外开放,商业慢慢繁荣起来,成了湖北仅次于武汉的商业城市。真正把宜昌载入史册的是1938年秋天发生的“宜昌大撤退”。在抗日战争最危急的时候,这座城市变成了向大后方转移物资和人员的生命线。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率领民生公司,在日军的轰炸之下,用40天时间抢运了十余万吨军工器材、三万余人,被誉为“中国实业上的敦刻尔克”,为中国保存工业基础和抗战力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宜昌的现代振兴与两座大国重器紧紧联系在一起,那就是葛洲坝和三峡大坝。这两座水电站修建起来之后,奠定了宜昌“世界水电之都”的地位,并且推动着城市基础设施实现跳跃式发展以及相关产业集聚,让这座城市跨入了大城市行列。新时代当中,宜昌在经济总量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果,已经成为除武汉之外省内第二位次的经济体量所在城市。 其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发展势头很足。特别是在新型工业化浪潮之下,宜昌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化工产业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代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大数据及算力经济等产业发展迅速,涌现出兴发集团、宜化集团等一批龙头型的企业,宜昌制造的产品畅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很多细分领域有着世界级或者国家级别的领军产品。

宜昌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中游地带,是长江沿岸的关键节点。近些年来,宜昌交通枢纽的地位越发突出,荆宜高速铁路和沪汉蓉高铁在此交汇,使之成为中西部地区的交通要冲,随着诸如沿江高铁武汉到宜昌段,宜昌到郑万高铁联络线这类重大交通项目的推进,将来宜昌与武汉,重庆这些中心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将会大幅缩减,从而进一步巩固其区域枢纽的地位,在产业,交通之外,科技创新也是宜昌跃升的重要力量来源。 宜昌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宜昌入选全国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首批试点城市,着力构建全市统一的数字底座,推进“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深度结合,在算力基础设施上加快布局,成为湖北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算力集群。

城市建设上,宜昌提出“两江四河、一带四廊、多点支撑”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宜昌市政府也敢于深化改革,激活市场活力,如宜昌高新区开展“管委会+公司”改革试点,探索市场化招商新模式,有制度创新的魄力。宜昌的发展不只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也开始承担更重要的区域使命。省委赋予宜昌打造汉襄宜“金三角”重要支撑、长江大保护重要展示窗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的新使命,在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过程中发挥独特优势。面对三峡水运新通道全面开工建设等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宜昌正迎来“新三峡时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宜昌想变成武汉那样的区域中心城市,还得做些事情才行,城市面积再多扩展一点,城市综合影响力再提升一点点,产业结构持续改进培育更多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解决好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等,不过无论如何,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宜昌身上,这座城凭借自身的优势、不错的产业基础、前瞻的战略布局以及不断改革的勇气,在向世人展示着一个内陆城市的无限可能,“楚之西塞”到“水电之都”,再到现在的省域副中心“黑马”,每次跨越都是国家发展大势与区域战略脉搏上的呼应。

而宜昌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武汉”呢,可能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可以确定的是,在峡江两岸书写着属于这座城市自己传奇的宜昌,正在以一种务实奋进的姿态前行发展着,其发展的每一步也都不再单纯只是关乎一座城的命运而已,对于很多同等级别的城市而言,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参考样本与借鉴。你觉得未来的宜法则能不能崛起?在你看来,想要真正崛起来最重要的因素又是什么呢?欢迎评论区交流分享你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旅游   襄阳   荆州   武汉   呼声   黑马   城市   宜昌   湖北   宜昌市   长江   产业   地位   区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