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抛美债,我抛中债!外资纷纷减持中国债,大量资金流向美国?

债海浮沉:外资悄然调仓

外资减持中国债这事,得从上半年说起。年初,境外机构还挺积极,4月中旬持仓规模就报到4.5万亿,1160多家机构进场,净买入劲头足足有81亿美元。主要是看中人民币债券的避险属性,收益率稳,信用风险低,跟全球其他地方比,相关性还低到几乎为零。

结果呢,进了五月开始变脸,连续减持,9月累计甩掉6600亿规模。8月主权债持仓掉到2.01万亿,五年来最低,国债部分也只剩2万亿,占比52.9%。为啥?债息低迷呗,上半年中国债市收益率曲线下移,吸引力自然打折。加上美联储降息预期发酵,全球资金开始挑肥拣瘦。

这减持听着吓人,其实没那么夸张。中国债市总托管量170多万亿,外资那点2.3%的份额,减个几千亿,对整体水面连个涟漪都掀不起。更多是机构在套现锁利,前几个月债价波动大,同业存单和政策性债这些短线工具,涨到头就撤,纯属灵活操作。

2024年9月A股那波“暴富效应”,外资就从债市抽了1300多亿,转头投股追高收益。全球资本就这样,哪边热就往哪凑,新兴市场债子资金1月还净流入450亿,中国独揽81亿,可一到债息不如意,就轮动起来。

再看数据,9月银行间债市日均交易量跌到417亿,年內最低,境外回购新政落地后,才添了11家新机构。外资持仓虽降,但结构没乱,国债、金融债还是主力。央行数据摆那儿,中国经济增速虽缓,政策调控稳当,宏观基本面没晃。

境外机构多是长线选手,主权基金和央行客户还在增持人民币资产,瑞银那份7月调查就说,全球央行对欧元和人民币的配置没松劲。减持这事,搁全球债市常态,中国债的相关性低,正好当对冲工具,美债跌时它可能还涨。这波调整也暴露了点问题,债市流动性得再润滑点,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来,才是王道。

美债热浪:避险资金涌入

转头看美国,国债热得像开了锅。6月外国持有量直奔9.13万亿,环比增0.9%,同比10%,创下四连超9万亿的纪录。7月还加码,总持仓再创新高,日本稳坐头把交椅,7月持1.151万亿,单月多掏126亿。

英国更猛,增持413亿到8993亿,挤掉中国成第二大持有国。中国呢,7月减257亿,只剩730亿,十年最低。加拿大、印度也跟着降,香港2426亿,印度2274亿。可整体看,资金涌入势头不减,5月净流入3111亿,八个月新高。

避险需求是头号推手。特朗普卷土重来,4月“解放日关税”一落地,全球股市抖三抖,道指开盘跌2.3%,资金直奔美债这个老港湾。美元霸权还在,全球储备58%是美元,结算80%靠它,流动性深、规则透,退出不卡壳。

加上美联储9月降息落地,25基点一砍,债价应声上蹿,机构两头赚,利率降推高价格,还能套利资本利得。华尔街那些大玩家,早盯着这波利差,早早盘算好。

根据数据,3月持仓9.05万亿,净流入1230亿;4月虽出点14.2亿,但5月反弹猛。英国持仓多是中介式,伦敦金融枢纽,全球资金托管在那,实际买家散在四面八方。日本央行档案里,美债报告一摞摞,追加仓位对冲日元贬值。

加拿大债市同期也吸金数百亿,德国、欧元区分流点,但美债仍是默认选项。TIC报告6月总流入778亿,私人7.3亿,官方70.5亿,银行负债降606亿,资金路径清清楚楚。

热归热,也得说隐忧。美国财政赤字扩,通胀压力隐现,债供需动态变数大。外资持33%流通美债,官方私人各半,可一有政治风吹草动,抛售风险就冒头。中国减持就是例子,战略分散风险,从1.3万亿峰值滑到如今,稳扎稳打。

全球资本不傻,美债避险神器是真,但长远看,收益率路径得盯紧。2025年展望,贝莱德把美债配置调中性,财政忧虑重燃,短期收益率或降,但结构性压力在。涌入是涌了,可这浪头,能冲多久?资本总爱追热点,但热点凉得也快。

中债回暖:长期价值待掘

减持归减持,中国债市的回暖信号已现。9月后减速放缓,持仓稳3.78万亿,环比只掉500亿。跨境结算量稳1.4万亿,QFII额度测试新策,境外机构小步回补政策性债。

瑞典养老基金数据,中国债与美英日债相关性近零,负相关时还能对冲,美债回调它就亮眼。南开大学田利辉那分析,从2023减持到2025加码,外资对中国资产从观望转深度配置,中美利差收窄,科创板估值优势拉人气。

全球再平衡里,中国债占一席。施罗德展望下半年“股债双牛”,股票抓新经济,债券靠宏观稳。TIC5月报告,日本增持美债1135亿,可中国债资金净流入转正,规模200亿。

人民币国际化加码,从试点到常态,贸易结算翻番,这让中债结构性价值凸显。违约回顾,上半年只140亿,展期小,市场韧性足。外资布局偏中长期,托管余额2.3%,虽低但稳,占全球基准3%。

说到底,资本不选边站,多点下注是王道。加拿大德国债市同期吸金,日本国债欧洲买家添码,巴塞尔会议央行们聊多元化。美联储降息吹响亚洲配置号角,高收益美元债相关性0.34,中国股与发达市0.48,低到能分散风险。展望后市,中美债收益率收敛,板块均衡配置成主流,中国股票相对乐观,黄金长持胜短炒。

回暖待掘,中国债基本盘硬。规模183万亿,世界第二,政策调控有力,经济增速缓但底子厚。外资减持是调整,不是撤退,长线资金看趋势,货币多元化是刚需。抓住这逻辑,表象背后的故事就清楚了。全球债海里,中国中债稳扎,价值慢慢浮出,耐心点,总有大鱼上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9

标签:财经   美国   国债   流向   外资   资金   中国   全球   央行   收益率   机构   相关性   日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