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41岁
35岁及以下获奖人数占20%
女性获奖人占18%……
8月25日
新基石科学基金会
正式揭晓第六届
“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
50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
其中
在蓉科学家、四川大学教授吕琦
上榜
据了解,获奖的科学家们将在未来5年获得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可自由支配使用的300万元奖金。自2019年首次颁发以来,“科学探索奖”7年来已累计资助347位青年科学家。
据四川大学官网显示,吕琦为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学控制论研究。他与合作者通过引入创新性概念与方法,成功解决了随机分布参数控制系统理论中若干长期未决的挑战性问题,改变了此控制理论分支的面貌。他曾获教育部青年科学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科学奖”、王选杰出青年学者奖。
2025年“科学探索奖”的50位获奖人平均年龄为41岁,最年轻获奖人为32岁(申报时)的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准聘副教授吴嘉敏。其中,35岁及以下获奖人数10人,占比20%;女性获奖人9位,占比18%;医师科学家2位,占比4%。
获奖人机构分布方面,中国科学院(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人)共计14人入选,北京大学(4人)、上海交通大学(4人)紧随其后。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也各有2人、1人入选。
2025年科学探索奖共有1238人申报,比2024年增加226人,高于历年平均人数(1165人),其中605位科学家系首次申报,占比48.9%,与历年持平。今年的申报人增量主要源于“新星名额”机制:首次申报年轻科学家(男性35周岁及以下,女性38周岁及以下)共215人,占增量的95%。
此外,今年共有212位女性科学家申报,占比17.1%,为历届最高;共有77位港澳科学家申报,占比6.2%,申报人数和占比均为历年最高。
获奖人及其所在机构名单如下
↓↓↓
设立于2018年的“科学探索奖”是一项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的公益奖项,也是当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该奖项旨在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45周岁及以下(2024年起女性放宽至48周岁)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鼓励他们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
连续7年,“科学探索奖”提供的稳定的资金支持、平等的交流平台等让获奖人更有定力和精力潜心于科学研究。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中共有11人的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在《科学》《自然》《细胞》等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超40篇。
作为一项知名度和资助额“双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科学探索奖”运行以来备受科学界、教育界广泛关注。为确保奖项客观公正,“科学探索奖”评审过程始终秉承“科学家说了算”原则,并专门成立监督委员会,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据介绍,监督委员会对个别“打招呼”现象零容忍,一经发现即取消答辩资格,且未来两年也不可再次申报。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