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特朗普与欧盟高层通话时,提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建议:对中国和印度加征100%的二级关税。就在这通电话前两天,一段视频在美国社交平台疯传:一位肯塔基州的农民,哭着求特朗普与中国达成协议,否则整个农场可能撑不过这个冬天。
这位农民不是普通种植户,他正是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卡莱布·拉格兰。为什么美国农民明知贸易战有害,还曾坚定支持特朗普?如今中国订单归零,这些忠实“票仓”又会如何自处?特朗普拉拢欧盟加税的算盘,真能迫使中国让步吗?
2025年5月,中国突然“暂停”了对美国大豆的新订单。这个决定并非没有铺垫。从年初起,美国对华商品关税节节攀升,2月4日加10%,2月27日再加10%,到4月9日,累计关税已经高达145%。
中国也不示弱,3月5日对美大豆加征10%报复性关税,加上本就存在的增值税和最惠国税,总税率高达34%。
短短几个月内,美国大豆出口到中国的数量骤降至零。农业部数据显示,2025/2026营销年度,美国对中国的大豆订单为“零”,而就在前一年,中国还买了132亿美元的美豆,占美豆总出口的54%。
过去每年9月到第二年1月是美国大豆出口旺季,中国订单常常堆积如山。而今年,美国农民迎来的却是一片沉寂。肯塔基、伊利诺伊、堪萨斯等地的农场主眼睁睁看着成熟的大豆无处可去,仓储告急,价格跳水。
这不是第一次美国农业陷入危机。2018年到2020年的那场中美贸易战,造成美国农业总损失达260亿美元,其中大豆一项损失了近200亿。如今情况更加复杂。2025年是美国历史上第六大丰收年,产量预计达1.17亿吨。没有中国市场的支撑,巨量供应砸在本土市场,价格进一步下探。
中国却早有准备。从2025年3月起,中国大规模转向南美采购。当月,巴西对华出口大豆达1570万吨,占其总出口的75%。截至8月,中国从巴西进口达65.92百万吨,同比多出4.8百万吨。7月份,中国单月大豆进口创下历史新高,达11.67百万吨,几乎全部来自巴西。
中国的供应链布局更是滴水不漏。不仅提前签下巴西未来几个月的采购订单,还与阿根廷开启豆粕贸易合作,8月阿根廷豆粕首次出口中国。同时,中国国内也在提升自给能力,预计2025年大豆自产量达2100万吨,战略储备超4500万吨。
特朗普的算盘显然没打对地方。他希望通过抬高对中印关税,迫使中国重新回到谈判桌。但欧盟并不愿意配合。在布鲁塞尔的10月闭门会议中,欧盟官员明确表示不愿为美方的贸易战牺牲与中国的合作。中国是其重要贸易伙伴,加税只会伤及自身。
美国国内的压力正在发酵。全美有50万大豆种植户,农业直接或间接支撑了超过100万个就业岗位,大豆出口拉动23.1万个工作机会。如今订单归零,不只是种植户破产那么简单,连带的运输、仓储、加工、小镇经济都在遭殃。
美国农业经济体量巨大,每年为美国GDP贡献9.5万亿美元,占比高达18.7%。而农业贸易赤字却在不断刷新纪录。7月份数据显示,美国农业贸易逆差创下历史新高。
卡莱布·拉格兰的愤怒不仅仅是个人情绪。作为第九代农民,他的家族农场拥有超过1000英亩土地,如今却要靠贷款维持运转。他在8月19日写给特朗普的信中说,如果再不和中国谈成协议,美国农民将站在破产的悬崖边。
美国媒体也开始质疑,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是否真的造福了中西部农业?Politico在一篇报道中指出,过去农民是特朗普最坚定的支持者,2024年大选中,农业依赖县中超过77%的票投给了他。但现在,这些“票仓”正在动摇。
特朗普曾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说,希望中国将大豆订单增加三倍。但现实是,中国从5月后就没有再下过一单。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中国不会轻易在威胁下让步。
中国的策略是以稳制动,以退为进。面对美方频繁的关税施压,中国没有一味反击,而是通过稳定的南美供应链、提升国内产能、增加战略储备,有效规避了风险。而美国则陷入了高产量、低价格、无市场、无盟友的多重困局。
特朗普并非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8月11日,他签署行政令,将对华关税暂停90天,延长至11月10日。但这只是“缓兵之计”,并未对农业带来实质改变。9月9日又提出对中印加征100%关税的建议,显然是希望借助欧盟向中国施压。
不过欧盟的反应并不积极。欧洲饲料业已警告,若美欧贸易战升级,将严重冲击大豆供应链。而中国市场对于欧洲饲料、乳品、畜牧业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美国农民等不起了。收获季已经开始,仓储空间紧张,豆子滞销,价格持续下跌。一些种植户已经开始低价甩卖,或准备高价储存到春节后再卖。而这两种选择,无论哪一个,都是亏。
中国的动作已不止于进口。7月间,中国与巴西签署一系列深化农业合作协议,包括建立直达运输通道、增设港口专线、推进人民币结算等内容。这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也进一步削弱了对美依赖。
拉格兰说得很清楚:没有中国,美国农业撑不下去。可特朗普依旧选择“加压”而非“谈判”。从他提议的互惠关税机制,到援引法律对非制裁国商品征税,再到拉拢盟友加征二级关税,这条路越走越窄。
美国农业不是孤岛,农民的困境终将传导到城市。税基减少、失业上升、消费疲软、物流停滞,这些问题迟早要爆发。中国市场的缺失,不只是一个订单这么简单。
2025年中国大豆进口中,71%的份额被巴西占据,创下历史纪录。而美国,仅剩下个位数的占比,还在持续下滑。这场“订单归零”的背后,是一场对抗与错判交织下的危机。谁能想到,昔日“最忠实”的选票,如今成了最响亮的质问?
农民们的呼声越来越高,特朗普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中国,依旧没有让步的迹象。美方“加税换合作”的逻辑在现实面前屡屡失效,中国通过多元化布局和战略储备稳住了阵脚。而美国,正在为自己的政策买单。订单归零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到来。
信息来源:
[1]竟想对中印等俄能源买家加征100%二级关税?美国逼欧盟:你先来 观察者网
[2]“美国今年或错失数十亿美元中国大豆订单” 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9-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