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北京当地的媒体大肆宣传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食堂以不同形式向公众开放,目前平均每日服务周边居民已经超万人次。
事实上,一些机关单位的食堂向社会开放早已有之,也早已被外卖及点评平台选中。正是这些点评让北京当地媒体看到,进行了一番因少见多怪而大呼小叫一般的采访、报道。
点评网站上,某家食堂的800 多条评价中,“30 元自助吃到撑"、"不是预制菜,清炒时蔬还带着锅气"、"餐后水果新鲜,汤品每天换花样" 成了高频词。

在西城区西便门外大街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新 302 餐厅,有了招牌菜——焦熘丸子,社交媒体上有用户评价:"对外开放的广电食堂才是 yyds!上菜快,菜量大,师傅也贼热情... 焦溜丸子、辣子鸡、羊肉串都是招牌,冬天还有小火锅,平价又好吃。"
朝阳区和平街的中国煤矿文工团职工之家,融合了多重文艺元素:入口处摆放原副团长刘炽用过的钢琴,墙上挂着抽象艺术画。刘炽是《我的祖国》、《英雄赞歌》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歌曲的创作者,是著名的作曲家。著名演员靳东目前是这儿的负责人,刘昊然是编内的工作人员。

网民怀着偶遇明星的窃喜常来探店,只是这家食堂只在晚餐时间开放,遇到明星的概率太低了。
对机关单位开放食堂的评价,绕不开三点:
价格实惠。"10 元、20 元就能吃饱",“15 元能吃到 ‘两荤两素’ 套餐,”“30元就能吃一顿丰盛的自助”……等等。
其次,食客总是自认为食堂食品安全会有保障。"卫生有保障,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比地摊儿靠谱","不是预制菜,现炒现做,锅气十足"……之类。
第三,盘活闲置资源。食堂的经营者说开放食堂可以提高非高峰时段食堂的使用效率,也减少了食材浪费和运营压力。
同时,众口难调,对于开放了的食堂,自然少不了意见和建议。"吃久了就发现菜品翻来覆去就那几样,热度慢慢降下来";部分菜品偏油偏咸,不适合老年人和健康饮食需求;高峰期拥挤嘈杂,排队时间长,取餐慢,内部员工座位被挤占……

饭搭子组早就有心去机关单位食堂探探店,正好趁着这阵子这股风儿,也没有看点评平台,选了同在朝阳区的一家,就去了。
这家是论重付钱,与很多打工人光顾的自主餐饮店一样。选了几样菜,盛了点儿米饭,开吃。

果然不出所料,菜味很是大众,没有什么特别——现在的人,谁没有吃过食堂?跟大学里的食堂比,没见多大的提升。
关键是,随着取餐的人流围着餐台转一圈儿,依然不出所料看到不少的预制,小酥肉、扒猪蹄、干炸小黄鱼……饭搭子组知道这些预制的菜味道、食安等等各项指标都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今天不想吃,就没有取。
顺便说一句,为了不给人家食堂找麻烦,现场没有拍视频、也没有拍照,本文所有图片取自网络。
END
提示:
* 本文为“食材界”原创,欢迎业内外媒体转载。
* 关注“食材界”头条号,“今日头条”搜索“食材界”。
* 本文同步“食材界”微信公众号(ID:ShicaiWorld)。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