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效雄 预制菜,并非洪水猛兽


预制菜,并非洪水猛兽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西贝与罗永浩之间的纠葛,围绕的核心是预制菜的问题。这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我在两年前就写过《预制菜,市场需求的产物》一文,并不认为它是洪水猛兽,而是一种市场的产物。抓住这个话题大做文章,那是别有用心,小题大做,哗众取宠,一次获得流量。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改变,预制菜于是成了大众消费的新宠儿,不管是外卖行业,还是大型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很常见。年轻人的餐饮选择中,预制菜也成了乐意为之的选项。

现代意义的预制菜,追根溯源来自美国。上个世纪中叶,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一路高歌猛进,人们的生活节奏像坐上了火箭,对餐饮的需求也跟着变了样,快餐时代全面开启,预制菜就这么闪亮登场了。以批量生产的方式,通过各种销售渠道走进了千家万户,完美迎合了大家快节奏的生活。尤其是冷链的普及,是预制菜有了保鲜的手段,食品安全基本得到保证。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引进了美国的速冻技术和设备,预制菜也慢慢发展起来。1964年东京奥运会推广冷冻食品,此后预制菜就成了市场上的一种消费潮流。日本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冷链物流产业大力扶持和规范,适应了日本社会结构的变化,比如家庭小型化、女性就业率提高、老龄化加剧等等。不少人没时间也没技能做饭,却又想要吃得方便又多样,预制菜正好派上用场。

在中国,咱们习惯的坛子菜、腌制菜、干菜,还有卤腊食品、烤制食品,像鱼干、豆腐干这类即食食品,应该都是预制菜。城乡宴请活动时提前预制的蒸菜、备料,也是预制菜的一种。像湖南衡阳的头碗、长沙的杂烩、汨罗的酥圆丸子,还有扣肉等蒸菜,都是提前预制的,不过预备周期没腌菜那么长,不用长时间储存和远距离运送。预制菜在中国源远流长,只是以前没有冷藏运输,没有规模化生产罢了。

在预制菜还没形成产业之前,有一些包装食品,像八宝粥、火腿肠、榨菜、速冻水饺等,都属于预制菜的范畴。现在流行的中央厨房,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只是比传统的作坊多了卫生、冷藏、传送等多方面的现代化手段。

由此可见,预制菜并不是洪水猛兽,早已有之。它在中国有深厚的根基,在西方世界属于正常的方式。如果预制菜的标准化生产能保证食品安全和品质的稳定,并不是坏事。预制菜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这也说明消费者对它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预制菜给我们带来了便利,满足了快节奏生活的需求,我们没必要对此有不必要的恐惧,应该让它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

当然预制菜生产和销售,还有不少问题,品质参差不齐,良莠并存,我们的冷链还不十分完备等等。这难免使消费者有些顾虑。

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去抵制它,商家、餐馆不必标榜自己没有任何预制菜,而是应该科学地解释预制菜的优劣,让消费者心安理得地接受它。市场需求检验消费的的最好标准,有活力的就会留存,没有活力的必然被淘汰。全社会不是去抵制,诋毁,而是包容、理性地接受,让市场做主,时常会有明智的选择。

作为预制菜的生产和销售主体,除了保证质量以外,应该明确地告知消费者食品的成分、生产流程和保质期限,让消费者放心去吃。

作为媒体和媒体人来说,没有必要纠缠食物是不是预制菜或是有多少预制菜的成分,给消费者一种误导。

有人提出,要给预制菜的生产制定一个标准,这种思路没有错。但现实生活中,这个标准如何制定?生产几个小时后销售算是合乎标准的?食材预制后再烹制算不算预制菜?腌制腊制食品规定多久期限?这些都很难定性。目前通行的做法,对不同类型的预制菜规定保鲜期保质期,并明确标识,这是可以做得到的。让消费者明明白白地消费,自觉接受预制菜,这才是应有的态度。


作者张效雄,记者出身的作家。湖南湘阴人,生长于国营汨罗江农场(现岳阳市屈原区)。湘潭大学1977级学生。湖南日报社高级编辑,集团原副总经理。湖南省第六届政协委员、新闻阅评专家,湘菜研究专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风起》,散文集《寻觅天籁》、随笔集《蓉园笔记》,论文集《新闻文化随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8

标签:美食   洪水猛兽   消费者   食品   标准   美国   产物   汨罗江   湖南   湘阴   日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