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市场呈现罕见的“大象起舞”格局,煤炭、石油石化、银行、钢铁等权重板块全线爆发。其中,煤炭、石油石化、钢铁以及银行整体领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大涨,工商银行以及农业银行一度涨超1%,总市值均超过2.8万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创业板指早盘一度下挫2%,虽午后翻红但全天震荡剧烈,凸显资金从中小创向权重股迁移的明显特征。

全天看,“大象股”启动源于基本面与政策面的双重驱动:
1、基本面看,资源品价格持续支撑业绩韧性。OPEC+宣布明年一季度暂停增产推升油价预期,“三桶油”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合计超2500亿元,其中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净利润分别达1262亿元和1019亿元;
2、煤炭板块则受益于三季度煤价反弹,北港5500大卡动力煤、主焦煤价格分别为674元/吨、1555元/吨,较二季度的638元/吨、1337元/吨低点反弹,供给刚性有力支撑行业盈利修复;
3、从估值角度看,银行板块整体不高,显著的估值洼地吸引资金持续流入;

实际上,叠加上周五,市场风格已经有转向的迹象,而今日行情释放出明确的风格切换信号,但这种切换并非单边转向而是结构均衡”。
一方面,主板权重股与创业板呈现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上证指数全天稳健上涨,而创业板指经历2%的深度调整后才勉强翻红,反映出资金从高估值成长股向低估值权重股的迁移趋势;
另一方面,这种切换具有坚实的业绩锚定特征,石油、煤炭等板块均有扎实的三季报业绩支撑,与纯粹的题材炒作存在本质区别。历史数据显示,当低估值板块涨幅持续跑赢成长股且伴随成交量放大时,往往预示着市场进入均衡轮动阶段,而非单一风格主导的极端行情。

整体而言,本次“大象起舞”行情释放出多个关键信号。首先,这是宏观经济稳底盘的积极信号,权重股集体启动源于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信心修复,前三季度53.5%的消费贡献率与14%的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速,为这种信心提供了坚实支撑;其次,体现了估值体系再平衡的内在要求,高股息、低估值资产的配置价值被市场重新认知,农业银行等龙头标的的强势表现印证了龙头溢价效应正在回归。第三,标志着资金配置方向的明显切换,从追逐主题炒作转向聚焦业绩确定性,这一趋势与监管层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在风格层面可以明确,市场难以重现成长股独领风骚的单边行情,均衡配置正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普遍共识。
对于市场来说,短期大象股行情具备较强支撑。资源品领域,OPEC+减产计划与冬季能源需求上升形成双重利好,将继续支撑油气、煤炭价格;金融板块则受益于债市回暖与理财资金入市,中国人寿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2%的业绩表现,预示着板块业绩弹性有望持续释放。但从中长期视角分析,市场难以形成权重股单边上涨格局,核心原因在于新质生产力培育稳步推进,前三季度锂离子电池制造增加值增长29.8%,AI应用用户规模突破7亿,这些数据表明成长股仍具备丰富的结构性机会。

对投资者而言,可继续考虑核心以及卫星配置策略。核心仓位重点布局两类标的,一是高股息权重股,如煤炭以及银行等标的;二是业绩确定性强的周期龙头,部分石油石化以及钢铁龙头品种。卫星仓位则可适度配置被错杀的优质成长股,重点关注AI应用领域及设备更新产业链的龙头企业。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