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最近体检查出血脂有点高,你可得注意点啊!”
“哎呀,我看我精神还挺好,问题不大吧?”
65岁的李叔笑着摆手,却没当回事。直到那天早晨,他刚起床便觉得胸口发闷,送到医院后才知道,血脂高导致的血管堵塞,差点让他酿成大祸。
医生摇摇头说:“血脂的问题,不是今天才有的,是这几年一点点‘养’出来的。”
事实上,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2)》显示,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的比例已经超过 40%,也就是说,每10个人里,就有4个人血脂不达标。
而《黄帝内经》中早有提醒:“血不和,则百病生。”可见,血的流通顺畅,是健康的根本。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吃得好、动得少、睡得晚,再加上压力大,血脂升高成了“沉默的杀手”。很多人等到头晕、胸闷、乏力才发现问题,可那时,身体早已在默默报警。
那么,血脂高的人,到底该怎么养?
一、晨起“2不要”:清晨是血管最脆弱的时刻
1.不要一醒来就剧烈运动
中医讲“阳气初升,血行未畅”。刚睡醒时,人体的血液仍处于黏稠状态,血管也相对紧张。
《柳叶刀·心血管病学》的一项研究发现:70%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在早晨6点到10点之间。
此时突然进行晨跑、跳操,容易让血压骤升,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甚至心梗。
正确做法:
醒来后先在床上活动手脚,缓缓坐起,喝一杯温水(约200毫升),帮助稀释血液,再进行5~10分钟的轻微拉伸或散步,让身体慢慢“热起来”。
2.不要空腹喝浓茶或咖啡
现代研究显示,空腹喝咖啡会刺激胃酸分泌,使血糖波动,加重脂质代谢紊乱。
《本草纲目》中提到“茶多饮则伤胃”,尤其是空腹时。
对于血脂高的人,空腹喝浓茶或咖啡,会使甘油三酯升高,增加心血管负担。
正确做法:
早餐后再饮清淡绿茶或淡咖啡,不仅能提神,还能促进代谢。
二、睡前“2不宜”:夜晚代谢慢,血脂易堆积
1.不宜吃夜宵
“人到夜半,胃气当收。”中医认为,夜间是肝脏休养生息、代谢脂质的关键时期。
如果这时摄入油腻、高糖食物,脂肪无法被充分分解,就会堆积在血管壁上。《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研究指出:晚餐时间延后2小时,甘油三酯平均上升15%。
正确做法:
睡前若饿,可吃少量燕麦片、无糖酸奶或苹果,既能缓解饥饿,又不影响血脂代谢。
2.不宜情绪激动
现代医学证实,情绪紧张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肾上腺素升高,血压、心率、血脂全线波动。《黄帝内经》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意思是情绪直接影响血脉流通。
睡前焦虑、看刺激视频或吵架,都可能让血压升高、血管收缩,影响血脂代谢。
正确做法:
睡前可泡脚15分钟或听舒缓音乐,帮助平稳情绪、安神入眠。
三、日常“3坚持”:养血脂的长期方案
1.坚持高纤维饮食
科学研究表明,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可显著降低坏胆固醇(LDL)。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少吃精米白面。苹果、火龙果、燕麦中的可溶性果胶能吸附胆固醇并排出体外。
中医讲“脾主运化”,吃得清淡、肠胃顺畅,血脂自然平衡。
2.坚持规律运动
血脂高的人忌“静”。久坐会导致脂肪代谢停滞。《中国心血管健康指南》建议:
每周运动5天,每次30分钟;
运动方式宜温和:快走、太极、游泳、骑行等;
控制强度:出汗微喘但能说话为宜。
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提高“好胆固醇”(HDL)水平,帮助清理血管中的“垃圾脂肪”。
3.坚持早睡早起
现代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影响脂代谢相关激素分泌。
哈佛大学研究指出:每晚睡眠低于6小时者,血脂异常风险增加27%。
中医讲“子时一阳生”,此时睡眠最能养肝、助代谢。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固定作息,是最简单的“降脂法宝”。
结尾部分:
别被“没症状”骗了自己。
高血脂是一种“无声疾病”,它不会痛、不会痒,但却在一点点堵住血管。临床数据显示,约 50%的心梗患者在发病前从未自觉异常。
别把希望全寄托在药上。
他汀类药物虽能降脂,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肌肉酸痛或肝功能负担。医生提醒:药只是辅助手段,真正稳血脂的,是生活方式。
正如《素问》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控制血脂,从自律的生活开始——
早起不乱动,夜晚不乱吃,白天多走动,多吃菜,睡得香。
这几件看似平凡的小事,
才是最便宜、最有效、最安全的“降脂良方”。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