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言论
文章由沈言论头条原创首发,请勿抄袭转
2025年秋天,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站在北京天安门城楼的观礼台上,看着九三阅兵的队伍从眼前整齐走过。
没几天他接受采访时说,吉尔吉斯斯坦是历史上第一个和中原王朝建立联系的突厥语民族。这话一出口,好多人心里犯嘀咕,一个说突厥语、长相更像蒙古人的国家,怎么就和中国认上亲了?
更奇怪的是,几百万人明明说着和土耳其语差不多的话,却偏要自称“汉朝后裔”,说祖先是从前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这事儿不是瞎编的,得从两千年前慢慢说。
两千年前汉武帝的时期,李广的孙子李陵犯了大事,他带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地界,本来想奇袭,结果被匈奴单于带着八万骑兵围了个严严实实。
打了八天八夜,箭射完了,士兵死得只剩四百,连司马迁都替他求情,可汉武帝还是把他全家杀了,李陵没法子,只能投降匈奴。
单于倒挺看重他,把自己女儿嫁了,还封他做“右校王”,让他在漠北的坚昆一带住下来,那时候中原都骂他是叛将,可在遥远的北方草原,李陵的血脉就这么留下来了,他的后代慢慢和匈奴、突厥这些民族混在一起,成了后来黠戛斯部落的一部分。
过了六百多年,到了唐朝初年,叶尼塞河一带冒出个叫黠戛斯的部落,这些人个子高,有的红头发绿眼睛,明显是欧洲人种,但贵族里好多黑头发黑眼睛,一看就有东亚血统。
首领失钵屈阿栈带着人,翻过大山跑到长安见唐太宗。他跪下来说:“陛下,我们黠戛斯是李陵的后代!”唐太宗愣了一下,李陵姓李啊,我李唐皇室也说自己是陇西李氏,这不是巧了吗?当场就认下了这个“远房亲戚”,封失钵屈阿栈做左卫大将军,还把黠戛斯纳入唐朝的管辖。
后来黠戛斯帮了唐朝大忙,回鹘汗国欺负唐朝,黠戛斯冲上去把回鹘灭了,替唐朝报了仇,这时候大家才明白,所谓“认亲”不是随便攀亲戚,是黠戛斯想找个靠山,唐朝想找个盟友,各取所需罢了。
再后来,黠戛斯慢慢往西边搬,到了天山一带,这时候他们开始信伊斯兰教,说话也变了,原来的语言混了突厥语,成了后来的吉尔吉斯语。
蒙古人崛起的时候,他们被纳入察合台汗国,名字也改成“吉利吉斯”,清朝的时候,又变成“吉尔吉斯”,可日子没消停,19世纪沙俄打过来,用不平等条约抢走了外西北,包括现在吉尔吉斯斯坦大部分地方。
沙俄统治的时候可狠了,强征年轻人去当兵,抢农民的粮食,1860年代爆发大起义,沙俄派军队镇压,杀了十几万人,几十万人逃到中国新疆,就是现在中国柯尔克孜族的先民。
苏联成立后,1924年给吉尔吉斯人划了个地盘,成立自治州,后来升成加盟共和国,苏联那时候搞集体农庄,把农民的地收起来一起种,还强制所有人学俄语,用西里尔字母写文字,原来的游牧习惯、伊斯兰节日都被慢慢压下去了。
1991年苏联解体,吉尔吉斯斯坦自己过日子了,可麻烦也随之而来,这么多年的历史,都是被匈奴、突厥、蒙古、沙俄、苏联统治,从来没当过家。
怎么让全国人团结起来?总不能说“我们是苏联的吉尔吉斯人”吧?这时候,有人想起了唐朝那事儿,“李陵后裔”的传说。不是说他们真的都是李陵后代,是这个传说有用,一来,唐朝认过亲,算有“历史依据”,二来,和俄罗斯的“东斯拉夫”不一样,能显示自己是“有独特根源的民族”。
于是,博物馆里摆上了李陵的画像,小学课本里加了“李陵和黠戛斯”的故事,总统讲话总提“我们是李陵后代”,慢慢的,不管是不是真的,全国人都认了这个说法,至少,他们不是“没根的人”。
这些年,中国搞“一带一路”,和吉尔吉斯斯坦合作越来越多,比如修公路,把比什凯克到奥什的路线打通,以前要走三天,现在一天就能到,建医院,让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不用跑几百公里看病,办孔子学院,教年轻人学中文。
2023年中吉乌铁路开工,这条铁路修好了,以后中国的货物能直接运到欧洲,吉尔吉斯斯坦也能赚不少钱。这时候,“李陵后裔”的传说又派上用场了,吉尔吉斯斯坦人说,李白的出生地在碎叶城,就在我们现在的托克马克市附近。
扎帕罗夫说,李白是“吉尔吉斯和中国的共同天才儿子”,这话其实也有点道理,这让他们自己的文化有了“国际背景”,同时也让中国觉得“咱们有共同的祖先,合作起来更亲”。
有人说,吉尔吉斯斯坦认祖是想回到中国?根本不是,他们心里清楚,现在的国家是苏联时期定下来的,和中国的边界也是早就划好的。
认祖不是要“回到过去”,是找个能让自己安心的“根”,毕竟几百年的被统治历史,总得有个说法告诉后代:“我们不是谁的附庸,我们有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和李陵有关,和中原有关。”就像他们的史诗《玛纳斯》讲英雄抗争一样,“李陵传说”讲的是小民族怎么在大国夹缝里守住自己的身份。
现在再去吉尔吉斯斯坦,你会看到博物馆里有李陵的展柜,小学课本里有他投降匈奴后的故事,总统访华时会提到“两千年前的联系”。
这不是攀附,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里找答案,找自己是谁,找和邻居的关系,找未来的路,而中国的态度也很清楚,不管过去怎么样,现在的合作是实实在在的,修公路、建医院、教孩子读书,这些比传说更实在。
或许在当地民众心里,这段两千年前的往事,不是负担,而是礼物,让他的国家有了和世界连接的纽带,让他的人民有了属于自己的“根”。
而这,大概就是历史最奇妙的地方,不是血缘的必然,是选择的默契,是两个国家用传说和现实,写了一段新的故事。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