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长和实业在港交所发了公告,说要卖掉分布在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给美国贝莱德牵头的财团,总价228亿美元,其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些港口是长和的核心资产,占了公司不少收入。
贝莱德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这次牵头的财团还包括地中海航运这样的伙伴。公告一出,市场就炸了锅,因为巴拿马运河太关键,每年过船的货值巨大,中国船只占比不小,美国那边特朗普上台后,一直嚷嚷要“收回”运河影响。
长和说这是正常商业决定,但外界一看就知道有地缘政治的味儿。香港大公报接连发文,说这可能损国家利益,劝李嘉诚想想清楚。
我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3月28日直接表态,要对交易做反垄断审查,这等于踩了刹车。香港特首李家超也出来说,企业决策得顾大局,前特首梁振英在网上批评交易不透明。长和高层赶紧回应,说原定4月2日签协议的事先缓一缓,公司近期没交易计划。
结果股价哗啦掉,市值蒸发上千亿港元。同一时间,美国国务院说对中国不满不意外,还欢迎美国投资者接手,但特朗普政府忙着加关税,美股崩盘,企业亏损,民众抢货抗议,他们也没精力管这事。贝莱德那边保持低调,没给长和额外支持。
李嘉诚这下子卡住了,中国审查卡着不放,美国又不急着拉他一把,他公司资金链紧,港口运营成本还涨,船只缴费利润摊薄难分。
4月份,审查继续,长和股价还跌,投资者卖股跑路。公司内部调整方案,试着找其他买家,但全球招标没啥动静。北京压力大,李泽钜的保险业务谈判停了,中国国企像中远海运有兴趣接盘,但要否决权,谈不拢。美国那边威胁重夺运河,特朗普言论硬邦邦。
长和尝试延期交易期限,政治干扰多。7月份,事情有转折,中远海运加入财团,占股30%,贝莱德45%,地中海航运25%,这等于国资参股,成了合资企业。中国同天停了对贝莱德杜邦公司反垄断调查,看起来是谈判结果。但巴拿马审计长7月底入禀,说合约违宪,长和股价又跌2%。
长和7月28日公告,独家谈判期满了,邀请中国内地投资者参与,但没说具体谁。8月份,长和说今年难完成交易,推到2026年。港口业务压力大,运营成本升,资金回笼慢。李嘉诚声誉掉,媒体报道他少露面,公司发展卡壳。到9月份,交易还悬着,他难重振势头。
说到底,李嘉诚的经历就是香港商人的缩影,早年靠机遇发家,后期遇上大国拉锯,个人算盘打不过国家棋局。
他从塑料花起步,到全球港口帝国,本事不小,但时代变了,地缘风险高,甩卖资产也甩不干净麻烦。中国不留情面审查,美国不伸援手,他夹中间两头不是。
交易虽有进展,但拖拖拉拉,成本高企,公司元气伤。
未来咋样?估计还得看中美谈判,谁知道下一个转折啥样。
参考资料
李嘉诚,又卖了几十亿 澎湃新闻
更新时间:2025-10-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