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小鱼儿
编辑|小鱼儿
很多人到了花甲之年,总觉得消化力一天不如一天,吃得少、吸收差,好像老了就是没办法。
可研究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年龄并非唯一限制,只要坚持一件简单的事情,消化力就有可能慢慢改善。
那么,这项坚持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悄悄改善消化的?
很多老年人一到60岁以后,胃肠问题就接踵而至:吃完饭胃里不舒服,消化缓慢,饭后胀气,甚至经常便秘。
子女们看到父母这样,往往会买各种消化酶、益生菌。
老人们自己也习惯性地认为"年纪大了,肠胃不好很正常"。
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的一项研究却推翻了这种观念。
研究人员发现,很多所谓的"老年消化功能减退"并非不可逆转。
在一项为期12周的研究中,参与者每天进行两次各10分钟的腹式呼吸练习,结果令人惊讶:胃排空时间平均缩短了12%,小肠推进速度提升了8%,而且这种效果在停止训练后的一个月内仍然存在。
这项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消化系统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自然退化,但通过正确的方法依然可以激活和改善。
这不禁让人疑惑,呼吸和消化系统之间到底有什么神秘联系?
腹式呼吸,顾名思义,是一种以腹部而非胸部为主导的呼吸方式。
普通人呼吸时往往只用到胸腔上部,而腹式呼吸则充分调动横膈膜,使得腹部有规律地一起一伏。
这种呼吸方式对消化系统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机械作用。
腹式呼吸时,横膈膜的上下运动就像给腹腔内脏做了一次温和的按摩,促进了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帮助食物更好地推进,也让消化液更充分地与食物混合。
二是神经调节。深呼吸能激活迷走神经,这个神经与消化系统息息相关,它能增强胃酸分泌,促进胰液释放,提升肠道血流量。
对老年人来说,这相当于给沉睡的消化神经系统来了一次"唤醒"。
三是改善循环。
腹式呼吸能促进静脉血回流,提高循环效率,这意味着消化道能获得更多的氧气和营养,代谢废物也能更快清除。
四是心理调节。
规律的深呼吸能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的水平,营造类似冥想的平静状态,这种状态对消化十分有利。
毕竟,紧张时连吞咽都困难,更别说好好消化了。
首先是安全性高。
不少老年人关节不好,不适合剧烈运动;有些人有心脏问题,也不宜做强度大的锻炼。
而腹式呼吸不会给关节带来负担,也不会让心率过快,甚至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设备,可以坐着、躺着甚至站着进行,非常适合各种身体状况的老年人。
其次是避免了药物依赖。
市面上不少消化酶制剂虽然能暂时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抑制身体自身的分泌功能。
腹式呼吸则不同,它是调动身体自有的消化能力,即使停止练习,功能下降的速度也比依赖药物的情况慢得多。
腹式呼吸还可以融入日常生活。老年人不需要特意抽出大块时间,早晚各10分钟就能见效。
这种低门槛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坚持的可能性。
虽然腹式呼吸好处多多,但也不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万能法宝。
某些情况下需要特别小心,甚至不宜进行腹式呼吸练习。
比如,患有严重腹腔肿瘤、腹主动脉瘤的老年人,或是刚做完腹部手术正处于恢复期的患者,都不适合进行这种练习。
另外,如果老年人出现持续消化道出血、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严重吞咽困难等症状,应该先去医院就诊,排除器质性病变,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呼吸练习来自我调理。
在实际应用时,有几个原则需要牢记。
腹式呼吸主要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对于胃食管反流病、幽门梗阻、胰腺疾病等器质性病变,仅靠呼吸是不够的,必须寻求医疗干预。
要有耐心,消化功能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续的长期投入。
目前,一些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已经将腹式呼吸纳入老年健康操的内容中。
参与者普遍反馈积极,有些人甚至减少了消化系统药物的使用频率。
具体操作并不复杂。
先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可以坐着或躺着。然后,将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开始深呼吸。
吸气时,腹部应该向外扩张(手感觉到腹部鼓起),而胸部尽量保持不动;呼气时,腹部自然收回。整个过程要缓慢而有节奏,每分钟大约6-8次呼吸,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
刚开始练习时可能会感到不习惯,甚至有些头晕(这是因为氧气突然增多导致的),这时可以稍作休息,待适应后再继续。
随着练习的深入,这种呼吸方式会越来越自然,甚至可以在日常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运用起来。
腹式呼吸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通过多重机制改善老年人消化功能,为那些被消化问题困扰的老年人带来了新希望。
它证明了人体的奇妙之处:即使在年老之时,身体功能依然有被唤醒的可能。
当然,任何健康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在尝试新方法的同时,保持与医生的沟通,做好定期体检,才是维护健康的正确姿态。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研究报告、《中国老年医学杂志》、世界卫生组织老年健康指南、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国家老龄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