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来临,提醒中老年:1衣不穿,2地不去,3事不做,平安过冬

#冬日生活打卡季#“秋去冬来寒衣节,万物销残日渐少”,农历十月初一是民间传统习俗中,冬季三个月的正式开始,而这天也是有着千年传承的祭祀节日——寒衣节。

冬季三个月被称作“寒冬腊月”,农历十月也被称作“寒月”,而来到农历十月也就意味着农历乙巳蛇年也仅剩下最后三个月,而2025年也仅剩下最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个时候随着天气转冷,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了“猫冬”生活,而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为逝去的亲人“送寒衣”,这也是民间的老传统。

十月初一寒衣节是秋冬转换的重要时间节点,这个时候也是中老年人养护身体的关键期,并且也是遵循传统的中老年人,缅怀逝去的亲人,以及储备好越冬物资,准备平安舒服过冬的时候。

寒衣节来临,提醒中老年:1衣不穿,2地不去,3事不做,莫忘老传统,平安过冬!

寒衣节来临,提醒中老年“1衣不穿”

今年的寒衣节跟往年略有不同,因为乙巳蛇年闰六月的原因,今年的十月初一寒衣节跟冬季里的第二个节气小雪紧相连,而民间有“小雪封地地不封”的说法,说的就是小雪节气天气还不是太冷,地面还没有封冻,这个时候冬耕翻土要做好,而穿衣戴帽也不要过于厚重,毕竟这个时节天气还不是太冷。

寒衣节来临,这个时候如果不是有冷空气来袭,天气还不是太冷,很多地方白天的气温还都在0℃以上,而这天很多中老年人都比较忙碌,所以这个时候不要穿的过于厚重笨拙,以免影响活动和出汗后被冷风侵扰到。

寒衣节来临,提醒中老年“2地不去”

一,不独自一人去荒郊野外祭祀

早清明,晚十一,不早不晚中元节”,寒衣节祭祀讲究不要过早,尤其是天刚亮就出门祭祀,因为很多墓地都在荒郊野外,十月一寒衣节正是早晚温差特别大的时候,取得过早容易被野外的山风侵扰到。

而十月一寒衣节祭祀,这个时候中老年人也不适合独自一人去荒郊野外的墓地祭祀,因为这个时节正是山上落叶成堆的时候,容易发生意外。

寒衣节祭祀很多地方讲究不一定非要去野外墓地祭祀,尤其是中老年人,这个节日可以选择夜晚在十字路口进行祭祀,所以这天最忌讳中老年人独自一人去荒郊野外祭祀,这显得不合时宜。

二,不去医院探望卧病在床的病人

十月初一寒衣节正是秋冬转换的时节,换季的时候很多人容易生病,这个时节体质弱的中老年人更要好好养护自己的身体,多做好防范工作,而医院里人来人往,也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不适合去医院探望卧病在床的病人的,毕竟这天是民间传统的“三大鬼节”之一,这样的日子去医院探望病人不合时宜,也容易给病人增加心理负担。

寒衣节将至,提醒中老年“3事不做”

一,不捡拾别人丢弃的物品带回家

寒衣节前后正是祭祀的高峰期,因此这个时节路边会有祭祀后的痕迹,也有一些别人遗留的丢弃物,这天讲究的就是不要随意捡拾别人丢弃的物品。

很多中老年人都比较节俭,喜欢捡拾一些别人丢弃的物品,比如废旧的包装盒等,但是寒衣节捡拾这些东西带回家,显得不合时宜和不吉利,毕竟天冷了以后,家里空气不流通,这些别人丢弃的废旧物品捡回家,也会给家里带来安全隐患,甚至有些还带有病菌。

二,饮食丰盛不糊弄

十月初一寒衣节可以看作是今年冬季正式的开始,民间讲究这个时节进补和饮食尽量丰盛一些,因为作为传统节日,寒衣节不仅是礼敬先人的节日,也是迎冬接福和祈福纳吉的好日子。

寒衣节这天的饮食要尽量丰盛一些,这样也有家人生活富足,往后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寓意,所以这天中老年人饮食上别糊弄,尽量做的丰盛一些。

三,祭拜时纸灰不燃烬就离开的事不做

寒衣节很多地方都讲究晚上去十字路口祭拜,这个时节十字路口风比较大,而且正是落叶成堆的时候,因此祭拜的时候要远离易燃物,并且一定要等纸灰燃烬,没有安全隐患后再离开。

寒衣节烧纸送寒衣礼敬先人,本身讲究的就是要虔诚,而且很多中老年人烧纸祭拜,就是为了能够念出那久违的名字,毕竟很多中老年人,也只有在祭拜的时候才能念出那曾经特别熟悉,而如今已经变陌生的“爸爸妈妈”这样的称呼,所以寒衣节祭拜一定要等纸灰燃烬,这样心意才算完成,并且也完全稳妥。

十月初一寒衣节,这是礼敬先人和慎终追远的日子,也是正式进入冬季的开始,因此中老年人记得:1衣不穿,2地不去,3事不做,尊重老传统,平安过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养生   寒衣   平安   中老年   中老年人   祭祀   时节   荒郊野外   讲究   纸灰   农历   丰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