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凌晨四点,大爷刘守义又一次醒了。他今年68岁,退休后生活规律,唯独睡眠让他犯愁。身边不少老伙伴都开玩笑:“晚上睡得越多,反而越不健康。”
有邻居还特地发来一篇“睡得越饱死得越早”的文章,言之凿凿。可刘大爷心生疑惑,难道睡觉还得限量?“多睡一会儿是享福,还是闯祸?”他琢磨着,这种说法,到底是真相,还是危言耸听?

实际上,关于睡眠与健康的关系,这些年确实有不少新发现和争议。到底睡得越多越容易早亡吗?专家、哈佛、北京协和医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的结论,可能会让你有新的答案。
更多人想不到的,是“第3点”原因最容易被忽视,有的习惯甚至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寿命。
首先需要澄清,睡眠不是越多越好,也绝非越少越佳。北京协和医院的流行病学团队曾对3万多名中老年人进行随访研究,发现:
每晚睡眠低于6小时的人,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约24.5%;而超过9小时者,风险同样升高,达21.7%。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报告也指出,长期“睡太多”或“过度赖床”人群的全因死亡率呈U型分布,两边都高,中间最低。
睡眠医学专家教你辨别:正常成年人最佳睡眠时长为7~8小时,超长或过短,都不理想。
需强调:持续睡太多,常为健康亮红灯的信号!
代谢变慢,肥胖风险飙升。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BMJ)》的一项研究显示,每晚睡眠超9小时者,肥胖率高出常规睡眠者18.6%。
原因在于长时间卧床,导致基础代谢下降,身体消耗能量变少,脂肪更易堆积。可别小看“睡懒觉”的后果!

抑郁、认知能力下降易找上门。哈佛大学一项横断面调查显示,“长睡眠”人群发生抑郁倾向的概率比一般人高32.4%。
反常的是,许多老年人本以为“睡眠好”是精气神足,殊不知过量睡眠反而提示慢性病(如甲状腺、心脏病)或心理健康问题。
心血管疾病隐患增加,尤其易被忽视。2019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发布分析:每晚睡超9小时者发生心梗、脑卒中风险增至1.31倍!
睡太多可能与打鼾、呼吸暂停、高血脂等疾病伴发,增加心脑血管负担,对老年人尤其危险。

睡还是少睡?关键看“质”与“量”结合。
建议养成规律作息,固定睡眠时长(7-8小时)。每天同一时间上床、起床,让生物钟恢复韵律感。

营造良好睡眠环境。清除卧室噪音与光源,保持室内温度舒适,助力人体褪黑素分泌。睡前半小时远离电子屏,让大脑自然放松。
关注“警报信号”。经常嗜睡、睡醒仍感疲惫,或夜间频繁醒来且持续加重,务必及时就医排查基础病,如抑郁、甲状腺功能异常、OSA(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睡眠障碍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
《哈佛公卫学院:睡眠时长与全因死亡率关系研究》
《BMJ:睡眠时间与肥胖风险关联分析》
《中华医学杂志:不同睡眠时长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对比》
《中国中老年人睡眠状况与健康关系流行病学调查》
更新时间:2025-11-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