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丨白酒

‌白酒,是众多酒类中的一种,一般以粮谷为主要原料的蒸馏酒,经过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调等工艺制造而成‌。白酒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程诚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下白酒的相关知识和检测标准。

  白酒因其独特的香型又有所区分,有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凤香型、董香型/药香型、芝麻香型、豉香型、兼香型、老白干香型、馥郁香型、特香型等多种风味。

  以酱香型白酒为例,国家标准《GB/T26760-2011酱香型白酒》中将以高粱、小麦、水等为原料,经过传统固态法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成的,未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质,具有酱香风格的白酒定义为酱香型白酒,并按照酒精度分成了高度酒(酒精度45~58%vol)和低度酒(酒精度32~44%vol)。

  白酒的质量指标一般包括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和安全性指标。其中感官检测是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对白酒的外观、香气、口感和风格进行评价,是最基础且直观的检测方法。

  色泽:优质白酒应清澈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不同香型的白酒颜色略有差异,但总体应无色或微黄。

  香气:白酒的香气应纯正,无异味。不同香型的白酒具有各自独特的香气特征,如浓香型白酒的窖香、酱香型白酒的酱香等。

  口感:白酒应具有醇厚、绵甜、爽净的口感,无刺激性和杂味。不同香型的白酒口感各有特点,如浓香型白酒的绵甜、酱香型白酒的醇厚等。

  风格:白酒的风格应与其香型相符,整体协调,无明显缺陷。

  理化指标检测则是通过仪器分析测定白酒中的各项理化参数,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常见的指标包括:酒精度、总酸、总酯、甲醇、杂醇油、铅等。

  安全性指标则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如铅、镉、汞等)、塑化剂、微生物(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程诚小编结语:白酒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品,更是中华民族礼仪与文明的象征。在各种重要场合,如婚嫁喜庆、祝寿庆典等,白酒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白酒的国标是规范白酒生产和保证白酒品质的重要依据,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可以通过查看包装标签上的执行标准号来了解白酒的品质和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美食   白酒   深度   香型   指标   口感   香气   理化   风格   国家标准   醇厚   微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