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抛257亿美债,美大动脉被切,逼出2个接盘国,白宫察觉不妙

据澎湃新闻报道,9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令全球金融市场震动的消息:中国在该月减持了257亿美元美国国债。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2009年以来中国持有美债的最低记录,也将中国对美债的总持仓压缩到了7307亿美元,令人瞩目的变动背后,隐藏着美国经济危机日益加剧的真相。

对于这笔“消失”的257亿美元,华盛顿显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美国政府对这一变化的反应可谓急功近利,立刻召集跨党派代表团赴北京,力图寻求中国的“善意”和“合作”。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眼下无疑是最为焦虑的时刻:美债的最大外部支持者正在悄然退场,而白宫也察觉到“美大动脉”已然被切割,逼出了两个接盘国——日本和英国。

中国的减持行动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多年审慎决策后的渐进过程。自2017年起,中国便开始稳步减持美债,并逐渐放缓增持步伐。尽管有时市场条件相对较好,出现短暂的增持,但总体趋势却是一再降低持仓比例。2022年中国对美债的持仓就已经跌破了万亿美元大关,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低点。

这257亿美元的抛售动作,直接引发了市场的警觉。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一系列减持操作持续多年,但其背后的动因并不单纯来自中国本身经济形势的变化,而是全球经济环境的剧烈波动,特别是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的持续恶化。

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37万亿美元,且随着财政赤字的加剧,年均偿债压力剧增。美国早期通过不断发行国债来支撑国内经济与全球地位,但如今,美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如果没有外部支持,尤其是来自全球主要债权国的支撑,美债的稳固性将岌岌可危。换句话说,中国的减持已然拉响了金融危机的警报,并向世界宣告,美国经济的“天花板”已经迫近。

中国的减持美债,显然让特朗普政府的高层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7月中旬,美国财政部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显示,中国已连续四个月减持美债,且力度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再也无法忽视这一威胁,急需找到解决办法。

为了避免美元霸权的进一步动摇,白宫决定发动外交攻势,派出跨党派代表团赴中国商谈。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民主党领袖亚当·史密斯带领的代表团,于9月21日抵达北京。美国方面明确提出,希望在中美经济关系中找到稳定的基础,加强双方合作以缓解贸易摩擦和金融压力。

在此次访问中,史密斯不仅公开表示中美两国应加强经济接触、推动关系稳定,更是用“超级大国”这一表述暗示美国已将中国视为对等的经济和政治对话者。美国此举明显反映了其对中国经济影响力的认可和对当前局势的紧张感。

尽管美国态度谨慎且急迫,但中国显然并不急于给予答复。中方的回应明确而冷静:“我们愿意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前提下,通过沟通解决关切。”这表明中国并不打算对美国施压,而是坚定地表示自身的立场——以全球经济稳定为前提,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长期可持续性。

面对中国减持美债的消息,美国显然没有选择坐视不管。为了维护美国金融市场的稳定,特朗普政府拉拢了日本和英国这两个主要盟友,在全球债务市场中寻找“接盘”者。7月,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尽管中国减少了美债持仓,但日本和英国却在这一时期内选择增持。

日本在7月增持了38亿美元的美债,使得其美债持仓总额达到11514亿美元,继续稳居美国最大债权国。而英国的增持更加引人注目:该国在7月增持了413亿美元,达到8993亿美元,创下近年新高。美国显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全球对美债的依赖继续维持下去,但这背后隐藏的风险却是显而易见的。

日本和英国此举并非完全出于自主决策,更多的是在美国的压力下作出的选择。作为美国的传统盟友,它们无法单独违背美国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它们选择增持美债,既是为了维护与美国的紧密关系,也是在试图避免美国经济的动荡对本国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增持美债也让它们承接了美国财政危机可能带来的风险,一旦美债暴雷,全球金融市场将受到重创,连带这些“接盘国”也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中国的减持美债并非单纯的经济操作,而是对全球金融市场变化的深刻反应。随着美债市场风险逐渐暴露,全球范围内的“去美元化”进程已经悄然启动。中国不仅通过减持美债来规避美元贬值和美国财政不稳的风险,还在积极推动金砖国家及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进行非美元货币结算。这一系列措施,反映出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日益增强的独立性和主导地位。

中国的这一策略不仅让美国在面临内外压力时失去了最大的债权国支持,同时也为全球其他经济体提供了一个警示:如果美国不进行财政改革,美债市场可能无法持续支撑全球经济。在“去美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减持美债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选择——去美元化、金融多元化。

中国减持美债的行动,无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政治层面,都标志着全球金融格局的逐步重塑。随着美国财政问题的加剧,美元和美债的地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美国依赖的两个接盘国——日本和英国,虽然暂时填补了中国减持留下的空白,但这种做法无疑充满了风险。

未来,全球金融市场将越来越难以依赖单一的美债体系,金融多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中国通过稳步减持美债、增加黄金储备,逐步实现“去美元化”,无疑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推动。美国若不及时调整其财政政策,不仅可能失去全球金融市场的信任,更可能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

在未来的全球金融重构中,谁将成为新兴的金融霸主,尚不可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美元的“独霸”时代,或许已经进入倒计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7

标签:财经   大动脉   白宫   不妙   中国   美国   美元   全球   英国   日本   金融市场   金融   债权国   财政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