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掌控全球9.3%成品油出口份额的能源巨头,俄罗斯正陷入前所未有的燃油困局,俄罗斯国内市场严重缺乏汽油燃料油,这个传统炼油强国已启动紧急预案,计划从中国进口的汽油,并且对进口汽油实施临时免税政策,以填补国内持续扩大的供应缺口。
俄罗斯这一看似荒诞的转折,实则是乌克兰无人机持续打击与西方制裁叠加的必然结果。目前俄罗斯的能源生命线正遭受精准打击。自2025年8月以来,乌克兰无人机已对俄罗斯38座炼油厂中的21座发起攻击,9月份就有4家大型炼油厂被迫停产,包括排名全国第二的基涅夫炼油厂与五大炼油厂之一的梁赞炼油厂。10月的前五天,又有4座年产能超1700万吨的炼油设施接连中招。
截至9月底,俄罗斯炼油产能的瘫痪比例已飙升至40%,日均损失成品油加工能力达33.8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在9月份,俄罗斯想汽油产量直接减少了100万吨,国内市场缺口占消费量的20%。克里米亚地区已实施每人每次19升的限购政策,莫斯科周边加油站频繁出现断供,民众需排队数小时加油。
这场汽油危机的发酵早有轨迹。此前俄方曾将燃油短缺归咎于“经济活跃导致需求激增”,但持续的袭击让谎言难以为继。乌克兰无人机的打击极具战术针对性:专攻炼油厂核心设备蒸馏塔,这种巨型装置目标显著,一旦损毁便导致全厂停产,且在西方制裁下,关键维修零部件断供,修复周期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俄罗斯石油公司等巨头坦言 “几乎无计可施”,只能拆东补西,挪用小型炼油厂设备维持大厂运转。东方的朋友可以为俄罗斯救急,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炼油蒸馏塔制造出口国,2022年相关设备出口量已达38万台,较2018年增长超3倍,中国的技术与产能足以支撑俄炼油厂修复需求。
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已经提议取消从中国进口汽油的5%关税及13%增值税,预计每月可新增35万吨汽油供应,同时计划通过中欧班列开辟运输专线规避风险。这种合作已突破“原油换成品”的传统模式,转向更灵活的双向补给。
但进口汽油仅是权宜之计。海运20天的运输周期与内陆转运成本,削弱了免税政策的实际效益。更关键的是,乌克兰已明确将扩大无人机产能持续打击能源设施,而西方对俄设备禁运形成长期制约。
当前俄罗斯境内已经有20多个地区出现燃油短缺,油价较年初上涨45%,并且马上进入冬季,燃料油的紧张会持续严重,这不仅影响了俄罗斯国内的民生,更导致前线俄军面临“加油难”,甚至需士兵自掏腰包采购燃油。
这场能源困局已成为影响全局的关键变量。短期进口能暂缓民生压力,却无法解决产能修复与持续袭击的核心矛盾。当炼油大国不得不依赖外部补给,其经济稳定与地缘战略的根基正被悄然侵蚀,而东方市场的角色,或将在这场博弈中愈发凸显。
我提个小小建议,可以卖给俄罗斯“乙醇汽油”,一公升勾兑半公升那种,而且必须跟国内黑龙江一个价。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