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专家提示:高温天气如何防暑降温?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

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炎热的夏季。高温天气如何防暑降温?如何防控蚊媒传染病?7月11日,国家疾控局邀请专家介绍有关情况。

近期,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连续发布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分级健康提示。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潘力军介绍,人们可以通过全国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图上的颜色来识别高温健康风险等级,当预警图上出现黄色、橙色和红色时则分别代表较高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需要警惕并做好健康防护。当处于黄色预警时,一般人群需要保持室内凉爽,减少户外剧烈活动;当处于橙色预警时,脆弱人群要避免外出,如果确需外出应有人陪同;当处于红色预警时,户外工作人员要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以及使用防暑降温用品,出现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作业,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闷热天气,在户外活动时容易出现头晕、眼花、头痛、恶心等症状,这就是中暑的症状。如果体温上升超过40℃,出现意识模糊、抽搐或者嗜睡、昏迷等症状,就可能是热射病。”潘力军说,儿童、孕妇、老年人、慢病患者,以及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和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是高温中暑的高风险人群,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如何防止中暑?潘力军建议,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气温最高的12点到14点进行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尽量清淡,少食高油高脂食物,多吃水果蔬菜,有利于提高身体抵御高温的能力。如果必须在高温天气出门,出门前采取防晒、降温措施,比如撑伞戴帽、不打赤膊、不穿不利于散热的衣物。户外活动时,少量多次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出现中暑症状,可以到阴凉通风的地方,用冰袋、湿毛巾重点敷颈部、腋下和大腿根降温,同时小口多次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比如淡盐水。如果出现热射病,身边陪同人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夏季高温潮湿,是蚊子的活跃季节。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李艳说,传播传染病的蚊子主要是会吸食人类血液且体内能够携带病原体的蚊子,主要有伊蚊(也叫花斑蚊)、库蚊和按蚊。这3类蚊子能传播80多种疾病,比如伊蚊传播登革热、库蚊传播乙脑、按蚊传播疟疾。

夏季做好灭蚊是防控蚊媒传染病的关键。李艳说,家庭灭蚊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清理积水、清除杂物,要注意定期清理花盆底盘、水桶、废弃轮胎、瓶罐等积水容器;家中储水容器要加盖密封,确保阳台或庭院排水系统通畅;家养水生植物建议至少每周换水刷洗一次,大型水池可放养食蚊鱼类;及时清理楼道杂物、屋顶落叶垃圾堆放点等,尤其注意地下室、车库等阴暗潮湿区域。住宅可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使用蚊帐,可使用电蚊拍、电蚊香、灭蚊喷雾罐等消灭蚊子;前往公园、丛林区域时,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避蚊胺等驱蚊剂产品,如果是婴幼儿请慎重使用。

国家疾控局监测显示,随着夏季蚊虫进入活跃期,部分南方省份发生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本土疫情的风险逐步上升。李艳分析,登革热由登革病毒感染导致,是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东南亚、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全年流行。我国常年有登革热输入病例报告,每年夏秋季在部分南方省份会发生本地传播登革热疫情。

“感染登革病毒后,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痛,皮疹,白细胞减少等。”李艳说,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或者轻症,少数发展为重症登革热,表现为严重出血、休克及重要脏器损伤,甚至出现死亡。老人、孕妇以及慢病基础病患者感染登革病毒后,容易发展为重症。伊蚊分布地区的居民出现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发病前如有境外旅居史的,主动告知接诊医生。一旦确诊为登革热,尽量住院治疗,病房应有纱窗蚊帐,防止蚊虫叮咬传播。如果居家治疗,也须同样做好防蚊措施。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工作室 申少铁)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C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2

标签:养生   防暑降温   高温   提示   天气   专家   登革热   健康   传染病   蚊子   风险   人民日报   症状   灭蚊   夏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