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空调不香了,热茶又被人惦记上了。立秋刚过,你是不是也有这种错觉:秋天到了,是不是可以放松点了?天凉好个秋,是不是代表可以该吃吃、该喝喝、该睡就睡了?
错!恰恰是这个时候,很多人最容易出事。立秋不是“安全通行证”,而是“健康分水岭”。
一不小心,旧病复发,新病上身。
有人咳嗽拖成肺炎,有人犯胃病进了医院,还有人以为自己感冒,结果是心梗的前兆。立秋之后,你的身体其实正在经历一场“换季考验”。如果你还在用盛夏的生活方式对待已经变天的身体,那就像穿着泳裤进雪地,迟早出事。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立秋后,无论多忙,有4件事你一定要记住——有的要立刻停,有的必须坚持做。
第一,不穿——别再穿得像大夏天一样了。
你是不是还在穿短裤短袖,甚至拖鞋出门?表面上看,天气还热,穿少点不奇怪。可你忽略了一件事:早晚的温差已经拉大了,尤其是北方城市,清晨六七点和中午两点的气温能差十度以上。
这种“忽冷忽热”的环境最容易让人体调节系统出错。我们的身体在夏天习惯了散热,一到立秋,气温骤降,外界寒气更容易入侵,尤其是从脚底和腰部。寒从脚起,不是一句老话,而是实打实的现实。
秋天感冒的人,十有八九是“穿错衣服”惹的祸。
尤其是小孩、老人、体质虚的人,早晚一定要加件外套。年轻人也别逞强,别再穿着短裤去便利店,别再光脚踩地板。
第二,不睡——别贪“凉夜”的被风吹。
夏天晚上热得睡不着,很多人就习惯了开着窗、开着空调,甚至一觉到天亮。可立秋之后,这个习惯得改。再贪凉睡觉,你不是在养生,是在“熬病”。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空调病”。立秋后,虽然白天气温高,但夜间湿气重、风也凉,长时间吹空调或睡觉开窗通风,极容易引起肌肉酸痛、头痛、腹泻,甚至诱发关节炎、神经痛。
特别是女性朋友,宫寒、痛经、月经不调、手脚冰凉,很多问题都是从“吹凉风睡觉”开始的。
建议大家:睡觉前关掉空调,或者调成自然风;睡前关窗、盖薄被,尤其是肚子和脚,不能冻着。不要因为一时的凉爽,落下一身的病根。
第三,不喝——别再狂灌冷饮、冰啤、冰西瓜了。
立秋后,很多人还没“切换季节频道”。中午一热,还是习惯性灌冰水、吃雪糕、喝点冰。表面上舒服,实际上是拿胃和脾开玩笑。
我们的胃就像一个“温炉子”,喜欢温热讨厌寒凉。你一罐冰水下去,相当于往炉子里泼冷水。时间一长,就会出现胃胀、胃痛、腹泻、食欲差、消化不良等问题。
尤其是老年人和孩子,肠胃功能本来就弱,喝冷饮后更容易出事。
秋天是脾胃调理的关键期,你如果这时候还在“伤胃”,那你等于是把秋补变成了秋伤。
所以建议:少喝冷饮,喝点温水、温茶更养人。西瓜可以吃,但不要冰着吃,更不能一口气吃太多。
第四,要吃——立秋之后,必须吃“养肺润燥”的食物。
你有没有发现:一到立秋,嗓子干、皮肤痒、嘴唇裂的人多了?这不是错觉,而是典型的“秋燥”。
中医说秋主燥,燥伤肺。肺一旦被燥气伤到,就容易咳嗽、咽干、气短,甚至反复呼吸道感染。尤其是本身有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的,秋天是高发期,不能不防。
秋天就要吃些润燥、清肺、补气的食物。比如:莲藕、百合、银耳、梨、蜂蜜。这些食物能帮你润肺、养阴、缓解秋燥。
立秋也是“贴秋膘”的好时期,但贴秋膘不是让你暴饮暴食,而是要“补得对”。建议大家适当吃些优质蛋白,比如鸡蛋、豆腐、瘦肉,但不要吃得太油腻、太辣。
秋天吃得对,整个冬天都少生病。
别小看这一口饭,它可能决定你接下来的整季状态。
很多人总是等到身体出毛病才后悔,其实绝大多数问题,早就有前兆。
秋天是个“沉默的季节”,病不闹腾,但问题扎堆。你觉得没什么,其实身体已经在偷偷报警。
比如:睡不醒、胃口差、咳嗽老不好、皮肤干痒、上厕所费劲……这些都不是小事。
养生从来不是老年人的专属,也不是等到退休才开始考虑的事。
我们这一代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根本没时间去医院做检查,更别说系统调理身体。那你更应该从日常小事做起,秋天少犯错,就是最大的健康投资。
你现在不在意的生活细节,未来都会变成你花钱也买不回来的健康代价。
很多人觉得健康知识讲来讲去就是那几句,“不就是多喝水、少熬夜、吃清淡点嘛”。但你真做到了吗?你有没有发现: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
真正能让你少生病的,不是医院里的药,而是你每天的生活方式。
立秋这个节点,就是提醒你:是时候该收心了。夏天的放纵可以结束了,身体的“秋季模式”必须开启。
该加衣就加衣,该关窗就关窗,该收起冷饮就收起冷饮。别等身体崩了,才开始后悔没听医生一句话。
秋天是个过渡期,更是个调养期。你愿不愿意花点心思,决定了你未来几个月的身体状态。
最好的医生,是预防;最好的处方,是生活习惯。
总结一下:
别再穿得像夏天,一早一晚要护住腰腿脚;
别再贪凉睡觉,空调风和夜间凉气最伤人;
别再狂灌冷饮,秋天是调脾胃的黄金期;
一定要吃些润燥养肺的食物,帮身体打好过冬基础。
健康不是靠一时努力,而是靠日常坚持。立秋之后这几件事,看似简单,但能保你少生病、少受罪。
愿你从今天开始,把身体放在生活的优先级前列,用科学的方式,迎接真正的秋天。
参考文献:
[1]张丽,李红.秋季气候变化对呼吸系统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J].中国公共卫生,2023,39(10):1285-1289.
[2]王晓兰,曹文.秋季饮食调理与养生实践分析[J].中国食疗与健康,2024,26(05):63-66.
[3]刘建华,周倩.秋冬季节寒冷暴露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56(12):1672-1676.
(免责声明)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