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8月7日讯 为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暑假,在山东省2025年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开展之际,枣庄市紧扣“少年儿童心向党 牵手护航伴成长”主题,通过“红色教育铸魂、安全守护筑基、多元服务暖心”三大路径,将关爱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用一场场有温度、有深度的活动,为孩子们的假期注入了成长能量。
红色教育润童心,让爱国情怀扎根
在山亭区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现场,专题片《“爱心妈妈”山亭温度》中,留守儿童与“爱心妈妈”共游抗战纪念馆的画面令人动容。这种“沉浸式”红色教育正成为枣庄暑期关爱的鲜明底色。市中区龙山路街道组织少先队员同抗战老兵一起踏访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革命印记,让红色记忆从课本走向生活;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设公益培训营,口琴二重奏《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表演陪伴少年儿童度过一个思想有引领、安全有保障、健康有呵护、情感有抚慰、困难有帮助的快乐假期。这些活动并非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通过情感共鸣激发儿童内生动力,让“强国有我”的信念在幼小心灵中生根发芽。
安全防护织密网,为成长保驾护航
针对暑期溺水事故高发、儿童心理问题频发等痛点,枣庄构建起“立体化”安全防护体系。枣庄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夏令营中,榴花孤困留守儿童关爱志愿服务团的讲师们为孩子送上暑期生命安全“必修课”;枣庄东城收费站组织“安全宣讲小分队”走进邹坞镇中心幼儿园,为即将步入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课;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推出“守护蓓蕾·安全一夏”专题教育,涵盖交通安全、居家安全、心理健康等等实用内容,为孩子们筑起坚实的安全防护网。更值得关注的是,龙山路街道将安全教育延伸至户外,组织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防溺水应急演练学习急救、自救技能,通过“小手拉大手”实现安全意识代际传递。
多元服务解难题,让关爱触手可及
面对留守儿童“情感缺失”、双职工家庭“看护难”等现实困境,枣庄以“精准化”服务破题。市中区启动的“3天2夜”夏令营,为困境儿童提供户外拓展、非遗体验等课程,“爱心妈妈”全程陪伴让孩子们感受到“妈妈在身边”的温暖;龙山路街道辛庄社区开设公益美术课,十期课程涵盖水彩画、传统工艺美术,为孩子们提供艺术启蒙教育;文化路街道龙凤社区打造“文化书院”,设置非遗糖画、国学、书法、口才等板块,构建起“家门口”的成长乐园。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更通过“教育+陪伴+成长”的模式,为儿童提供了全面发展平台。
从城市社区到乡村课堂,从红色教育到安全守护,枣庄的暑期关爱行动没有停留在“办活动”的表面,而是深入到儿童成长的细微之处。未来,如何建立长效机制、整合更多社会资源,让关爱服务从“暑期限定”走向“全年在线”,将是枣庄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以儿童为中心的关爱行动,正在为更多孩子铺就一条充满希望与可能的成长之路。(通讯员 魏敏)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