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场走的让很多人很紧张,但是实际情况反而是好的。
早盘在算力硬件和芯片的集体爆发下,直接带着沪指冲年内最高,然后创业板直接涨3%。
但是午后权重方向出现明显回调,创业板从+3%直接到-0.6%。
沪指分时图
其实大家也不用太担心,记住:慢则长,快则短
另外,如果大家今天复盘就知道
今天的AI方向非常强势。
个股成交额里面,除了北方稀土和东方财富,也全是科技股。
个股成交额排名
所以,这里很多人会有疑问:这一轮科技行情,是炒概念,还是真有基本面支撑?
之前很多人一听到人工智能,就条件反射:又是讲故事。
但这次有点不一样。
昨天出台的《人工智能+》(建议大家去看原文),列了几个关键节点:
到2027年,AI在六大重点行业广泛融合,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普及率要到90%,智能经济成为增长极;
到2035年,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
注意,这是“实现”“推动”,措辞之明确,也是给我们一个信心。
这让我想起2015年的“互联网+”,当时很多人觉得是泡沫,但回头看,它确实催生了一批真正长大的公司。
今天的“人工智能+”,也有同样的味道。
这种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造稳定的成长环境,增强了资本市场对科技方向的长期信心。
前面给的是“未来预期”,但股价要走远,还得靠业绩支撑。
2025年中报数据,AI产业链终于交出了一些“硬数据”: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3倍,净利润扭亏——增速夸张,但说明国产替代和算力需求确实在爆发;
中际旭创净利润增长近七成,受益于全球数据中心升级;
胜宏科技因切入AI服务器供应链,净利增长超3.6倍。
这些数字不能代表整个板块,毕竟也有不少AI概念股还在“烧钱”甚至亏损。
但它们的意义在于,证明了“AI有业绩”不是空谈。
更关键的是,高盛近期上调了多家AI硬件企业的目标价,理由很直接:全球AI基建仍在早期,国内供应链的性价比和交付能力具备优势。
我不是说外资看好股价就得涨。
但至少说明,这些公司的基本面变化,已经进入了全球专业投资者的分析框架。
总结一句:业绩的持续兑现,为科技板块提供了基本面支撑,增强了市场的配置意愿。
对于科技来说,我们可以去关注科技巨头。
这方面,“说”和“做”之间,我们直接看资本开。
因为资本开支,就是它们真金白银的投票。
先看一组2025年上半年最新数据:
微软:2025财年二季度单季资本支出达300亿美元,同比增38%。而且直接表现今年的资本开支超过1200亿美元”,主要用于AI智算中心建设(第二季度这部分收入增速42%)。
亚马逊:2025年二季度单季资本开支132亿美元,同比翻倍。直接预计2025全年资本开支将逼近900亿美元,其中超70%用于AI基础设施。
Meta:2025年Q2资本支出180亿美元,同比增61%。公司上调全年资本开支指引至660亿–720亿美元,主要用于支持“超级智能”。
谷歌:2025年二季度单季资本达108亿美元,同比增长54%。全年预计支出500亿–550亿美元,重点投向全球数据中心网络升级。
国内其实也没有落下:
阿里巴巴:预计2025自然年投入将超1300亿元,主要用于大模型、AI芯片、智算中心建设。
腾讯:未来三年将投入超4000亿元用于AI与云基础设施,主要用于大模型、视频AI推理、边缘计算节点布局。
字节:2025年资本开支预算已升至近1600亿元人民币
这说明什么?
这些公司经历过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周期,知道什么时候该“抠门”,什么时候该“烧钱抢地盘”。
现在集体加码,只有一个解释:它们真的相信,AI不是小升级,而是一次堪比“电力普及”的底层变革。
站在当下,AI正在从技术突破走向大规模应用,带动整个科技产业链的价值重估。所以小猎豹认为这一轮AI可能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