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石村出来到公路上,班车才走了2分钟,下一班要等至少20分钟才能来,我便请求路边停着的一辆车的司机带我一段。他带我到了一个村口,我下车徒步继续向前走。
走了没多会儿,后面来了一辆摩托车,我随即挥手示意,摩哥停了车,我请他带我去杨村镇,摩哥很爽快,还说现在去杨村镇买菜,请我去他家吃饭。我哪里有空去他家吃饭啊,车到燕翼围大门前,我下了车。
走进大门,顺着这条路,我来到了燕翼围。
燕翼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杨村。 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康熙十六年(1677年)竣工,为杨村富户赖福之所建, 取山海经中"妥先荣昌,燕翼贻谋"中"燕翼"二字为围名,是深谋远虑、荣昌子孙之意。
明末清初,赣粤边境战火纷飞,家道殷实的赖福之念及“高筑墙,广积粮”的古训,费时27年才完成。“燕翼围”三个颜体大字,笔力沉雄端庄,是清朝道光年间殿试钦点探花周玉衡所书。围名的典据,出自《诗经直解》中的“贻厥孙谋,以燕翼子”,意为子孙筹谋,像燕子翼护小燕一样。2001年燕翼围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燕翼围坐落于龙南县杨村镇圩镇中心鲤鱼寨下,门向东,是座四层楼高、层层环通的砖木结构方形围。高14.3米,长41.5米,宽31.8米。
全围以大门和厅堂为中轴,每层对称建房34间,共136间房,建筑面积3741.12平方米。
一层为膳食处,二、 三层为人居住,四层为战楼。
炊烟和公鸡,給老屋平添了生机。
四面高墙是封闭建筑,只留底层一条大门出入,该围因高大易守而有"高守围"别称。
风云史岁,客家人从中原大举南迁,历经沧桑,流落赣、粤、闽边境。明末清初,战乱纷飞年间,客家先祖赖氏早年从广东盐商、绸缎返内经商发达,因客家人在别人地盘,相对成了弱势,加之粤赣边境农民义军战火烽起,杨村处于烽烟滚滚"劫掠无虚日"惊惊恐怖境况、家道殷厚的赖福之密奉外避,原想到黄塘亲戚家一躲,岂料对方无义,杀探问孝古子,才改奔黄牛石(九连山)避乱,事息返回。只见"庐舍已灰烬"凄景,饮恨思痛,深受平房难御侵之苦,念及古训"高筑墙、广积粮"为抵御外来不法掠徒、赖福之就萌生筑建围屋防御,邀请丰城名师工匠始筑、于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始建,因工程浩繁、耗资巨大,历经三代、竟费时27年于康熙16年完工,故取名:燕翼围,又称"高守围"字意曰"以燕翼子、燕安也、翼敬也"意即为子孙谋想。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