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邮电报】
8月23日,以“算网筑基 智引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省大同市开幕。商汤科技大装置事业群解决方案副总裁杨松出席大会主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商汤科技希望用大模型和专家服务的方式来开展业务赋能,打造可落地、给客户带来价值的解决方案。
杨松表示,最近几个月,尤其从年初DeepSeek火了之后,RaaS(Result as a Service)这个词开始流行。这个词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在做AI项目的时候会发现,客户需要的是具体的结果,而且是通过算法调优调好之后交付客户的一站开箱可用的结果。那么,给客户一个在生产环节使用,满足客户需求的结果,需要哪些能力来实现?从过往经验看,实际上是模型和人力服务两部分结合的结果。随着模型的泛化能力越来越强,会对人力的要求越来越低。所以,对于行业的理解以及对于技术趋势变化的快速落地应用愈发重要。
杨松介绍,商汤科技从2014年成立开始就秉承一个原则,做各个行业的应用落地。智慧化升级跟数字化转型不太一样,AI作为生产力工具,实际上可以在一些生产环节解决客户侧的问题,所以本质上还是做单点的智慧化改造,需要详尽了解客户侧的数据储备情况以及客户的实际业务需求,服务要求极高,单打独斗困难重重,所以赋能伙伴非常重要。商汤科技做行业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带来三种不同的变化。第一阶段,可称为“小模型时代”,主要解决单点问题,那时对客户侧数据、模型训练能力的要求较高,更多是AI厂商结合具体场景同客户一起解决问题。第二阶段,2023年初,大模型出现了,在泛化能力的加持下,可以通过大模型的训推平台以及大模型的Agent工具,尝试去解决一些通用的问题,那个时候其实企业就具备了自己通过AI来进行业务改造的能力。第三阶段,就是今年初以来,进入“后DeepSeek时代”,大模型的泛化能力进一步提升,这些能力通过模型对企业赋能,提升企业具体应用环节的能力。
杨松强调,商汤科技在这三个阶段都在思考怎样更好地赋能行业。在第一阶段,希望通过平台方式尽可能地把相应的能力提供给客户,毕竟客户更了解自己的业务痛点。当时,商汤科技开发了一款名为SP的软件,基于该软件,结合专家服务,为很多头部工业企业开展质检、巡检等工作。到了第二阶段,实际上有了大模型的泛化能力,商汤科技基于大装置的底座,再加上上层的MaaS能力,尝试面向开发者以及行业合作伙伴在一些具体的场景下提供解决方案,来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这个阶段赋能的典型客户是一些行业研究院。进入第三阶段,商汤科技希望可以通过全方位产业赋能的形式去打造一个产业生态,进而联合打造解决方案,实现对具体场景的赋能。商汤科技十余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积累的技术,以及大装置、模型等产业工具,都可以作为能力进行开放,服务千行百业。另外,商汤科技希望通过整合大模型全链条的产业应用生态,包括被投企业、客户和合作伙伴,向下游的行业和客户提供服务。
杨松介绍,商汤大装置体系有比较成熟的基础设施,包括IaaS、MaaS、PaaS能力,在资源、客户服务、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位列行业第一梯队。近期,商汤科技还发布了“悟能”世界模型。
杨松认为,在解决方案、应用落地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比较多的专业知识,从底层的IaaS到大模型训练、推理的优化,再到一些具体的工具链以及到场景侧的应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一些专家服务。商汤科技希望用专家服务的方式来开展业务赋能,针对具体项目、具体场景、具体需求做模型的定点的训练及优化,打造可落地、给客户带来价值的解决方案。
编辑:于莉莉 曹倩
监制:刘金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8-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