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怎么被捕的,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1950年3月1日,毛人凤用“紧急会议”为名,将吴石骗至台北青岛东路保密局总部。当吴石抵达时,保密局特务“以涉嫌通共”为由将其当场逮捕。另一种就是,谷正文通过诱骗吴石夫人王碧奎,搜查他家亲笔签发给朱谌之的《特别通行证》,认定吴石是中共情报员,吴石在自家寓所被捕。
最近观看了央视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发现真正的恶魔不止谷正文,最大的恶魔或者恐怖黑手就是保密局局长毛人凤。
剧中,当爪牙谷正文第一次向毛人凤提及对吴石的怀疑时,这位保密局局长眼皮都没抬,只淡淡一句“当然怀疑,只是没有证据”。
很多人只知谷正文是迫害吴石的直接凶手,却不知这场阴谋的真正操盘手,正是这个笑里藏刀的“笑面虎”。
要读懂毛人凤对吴石的“早有预谋”,得先回溯他跟着戴笠混江湖的那些年。1932年军统前身“复兴社特务处”成立,毛人凤凭借同乡关系投靠戴笠,从最初的文书档案工作做起,一步步爬到特务处代理主任秘书的位置。虽说他表面上总是一副“温和谦恭”的模样,甚至有“毛菩萨”的绰号,但暗地里早已将戴笠的阴毒手段学了个十足。
抗战胜利后戴笠主导的“肃奸”行动中,毛人凤便是最得力的执行者,那些后来用在吴石身上的卑劣招数,早有先例。
当时戴笠为诱捕华北汉奸,授意毛人凤协助设计“鸿门宴”,由伪华北储备银行总裁汪时璟出面设家宴,邀大小汉奸齐聚西单粉子胡同公馆。酒过三巡之际,戴笠带着特务突然现身,将一众汉奸一网打尽。而毛人凤则在幕后负责核对名单、布置监控,连汉奸们的亲属动向都摸得一清二楚,防止有人走漏风声。
更令人不齿的是,戴笠授意成立“财产清理委员会”掩人耳目,实则纵容特务大肆劫掠日伪财产,毛人凤作为具体经办人,一边假模假样登记造册,一边暗中为戴笠和自己私藏财物,将“监守自盗”玩得炉火纯青。
除了构陷他人,毛人凤对付异己的手段更是狠辣。戴笠与上海社会局长吴绍澍交恶时,毛人凤主动请缨搜集黑料,不仅查出吴绍澍侵占巨富邵式军豪宅、贪污保险箱的罪证,还故意泄露其与汉奸往来的信件,最终借蒋介石之手将吴绍澍罢官夺职。
这种“借刀杀人”“斩草除根”的路数,后来在吴石案中被他用到了极致。笔者查阅军统内部档案史料发现,戴笠曾评价毛人凤“外圆内方,狠过毒蛇”,这话可谓一语中的。
1948年淮海战役后,毛人凤在日记中记载“内部必有共党高官”,将吴石列为重点怀疑对象。他指示谷正文对吴石进行“全方位监控”。
据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藏《蔡孝乾口供笔录》显示,毛人凤在审讯中多次强调:“你若不交代,我就让你尝尝‘坐飞机’的滋味。”从蔡孝乾这条线上拿到吴石“通共”的情报后,毛人凤自觉仅凭蔡孝乾口供难以形成铁证,于是他授意谷正文,将吴石夫人王碧奎带到其南京东路自家寓所。
当保密局特务的脚步声在吴石寓所门外响起时,这位身着中将制服的"国防部"参谋次长或许早已料到这一刻的到来。他没有反抗,只是平静地交代了家人几句,便被特务们押往青岛东路22号保密局总部旁的"南所"看守所。
"南所"的牢房狭小得令人窒息,不足5平方米的空间里挤着七八个人,空气里弥漫着霉味与绝望。狱友刘建修后来回忆,初见吴石时,这位身材不高、面容圆润的老者始终沉默静坐,即便在被挤得无法落座的深夜,也难掩一身沉稳气度。
起初刘建修并不知其身份,直到看见那本封面写着"吴石"二字的《中国文学史》,才惊觉这位被特殊对待、能独享鱼肉伙食的犯人,竟是国民党军界的高层将领。
但毛人凤早已给谷正文、叶翔之下了死命令:必须从吴石口中撬出中共在台的情报网络。于是,无休止的"车轮战审讯"成了常态,特务们2至4小时换班一次,连喘息的机会都不给犯人留下。从3月5日到4月7日,吴石在狱中手记里写道:"随时被讯问,均是使人神经异常紧张,心境异常刺激"。
当言语恐吓失效,毛人凤默许的酷刑便轮番上阵。竹签钉指甲、灌辣椒水这些早已臭名昭著的手段,被特务们用得得心应手。
吴石浑身是青紫伤痕,腿肿得无法弯曲,连长裤都穿不上,只能虚弱地指着自己的那份饭菜对狱友说"吃吧"。第二次被抬回来时,他已经陷入半昏迷状态,整日闭着眼呻吟,连喝水都需人搀扶。
史料记载,吴石的左眼在酷刑中永远失去,肋骨也断裂了三根,但特务们期待的招供始终没有出现。在国民党当局看来,"对吴石的侦讯是最困难的事",他从不用参谋次长的身份施压,却也绝不轻易松口,除非特务拿出铁证,否则绝不为牵连他人多说一个字。
毛人凤本以为凭借酷刑就能摧毁吴石的意志,可三个月的折磨下来,得到的只有沉默与蔑视。此时参谋总长周至柔实在不忍看着这位战功卓著的老同僚遭此毒手,联合数位将领试图为吴石说情。
4月7日,周至柔特意签报蒋介石,提议组建高等军法会审庭审理此案,试图通过正规程序为吴石留一条生路。
庭审初期,审判长蒋鼎文与两位审判官经过一个多月审理,也认为吴石等人虽涉案但可免死,遂将轻判意见呈交上去。可他们低估了蒋介石的震怒,更低估了毛人凤在背后的推波助澜,毛人凤早已将蔡孝乾的口供、《特别通行证》等"证据"反复呈送,不断渲染吴石"通共"对台湾的"威胁"。
6月7日,蒋介石在判决书上批下严词:"蒋鼎文、韩德勤、刘咏尧审判不公,并为罪犯说情,殊为不法之至,应即明该三员革除原职为要"。
法庭开庭时,四周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军警,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审判长甚至没让吴石等人有辩护的机会,只是匆匆核实了姓名、年龄,便宣读了早已拟定好的死刑判决,宣称"判决已获最高当局核准"。
从开庭到宣判结束,全程不过10分钟。
临刑前,吴石在狱中写下绝笔书被,2000多字的行草里,有对妻子王碧奎的愧疚与思念,"余年廿九,方与碧奎结婚,壮年气盛,家中事稍不当意,便辞色俱厉",更有对信仰的坚守。他还留下了"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对我翁"的绝命诗,这份从容与决绝,与毛人凤的阴狠形成了鲜明对比。
下午4时30分,吴石与陈宝仓、聂曦、朱枫四人被押往台北马场町刑场。令人发指的是,毛人凤竟亲自担任"监斩官",早早便在刑场等候。
他看着被宪兵押解的吴石,眼神里没有丝毫怜悯,反而满是报复的快意。在刽子手准备就绪时,毛人凤突然上前,用冰冷的语气特意嘱咐:"必须用点射,对准心脏打"。
所谓"点射",便是短促的2至3发连续射击,这种方式远比单发射击更具杀伤力。毛人凤如此安排,绝非担心刽子手技术不佳,而是他从骨子里惧怕吴石,他怕吴石没死透,怕有任何"意外"发生,更怕这位硬骨头在最后时刻仍能发出撼动人心的呐喊。
在他看来,只有让吴石彻底变成一具无法开口的尸体,才能消除自己心中的恐惧。
枪声在阴沉的天空下响起,吴石等四位烈士应声倒地。但毛人凤并未立刻离开,他亲眼看着刽子手上前检查尸体,确认四人都已气绝后,才示意手下拍摄现场照片。
随后他立刻致电蒋经国,语气里带着邀功的谄媚:"吴石已伏法,卑职已将其照片置于总统案头"。这张沾满鲜血的照片,成了他向蒋介石表忠心的投名状,也成了他永远无法洗刷的罪证。
作为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是这场恐怖统治的实际操盘手,他建立起严密的特务网络,将监控触角伸向社会各个角落。从普通民众到军政要员,只要被贴上"通共"标签,就难逃牢狱之灾甚至杀身之祸。
吴石案只是毛人凤众多迫害行动中的典型一例。事实上,在处决吴石之前,他早已双手沾满鲜血。
1949年,蒋介石下令处决杨虎城将军,执行这一命令的正是毛人凤。他不仅安排特务杀害了杨虎城夫妇,连年仅八岁的小女儿杨拯贵和秘书宋绮云一家都未放过,事后还刻意掩盖罪行,试图抹去这段血债。到了台湾后,他的狠辣手段更是变本加厉,仅1950年一年,经他批准处决的"政治犯"就多达数百人,马场町刑场的泥土几乎被鲜血浸透。
更令人发指的是,毛人凤的恐怖统治还延伸到了海外。1955年,为阻挠中国领导人出席万隆会议,他策划了"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案,派遣特务在香港机场给客机安装炸弹,导致11名中外记者和5名机组人员遇难。虽然主要目标未能得逞,但这场卑劣的暗杀行动震惊了世界,也让毛人凤的恐怖主义行径永远钉在了国际耻辱柱上。
在毛人凤的逻辑里,没有是非对错,只有"效忠领袖"的极端执念。为了维护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他可以无视法律、践踏人权,甚至不惜用无辜者的鲜血换取自己的权力稳固。这种将个人忠诚凌驾于人类良知之上的扭曲价值观,正是他沦为恶魔的根源。
戴笠死后,他立刻通过权力斗争扳倒郑介民,坐上保密局第一把交椅。而一旦掌权,他便撕下所有伪装,露出狰狞面目。
毛人凤晚年并不好过,在大陆自不用说,即使在台湾,毛人凤也声名狼藉,成为“白色恐怖”的大罪人,被台湾民众所唾弃。
毛人凤有八位子女,其中最著名的是长子毛渝南,号称台湾的“电信教父”,后来还担任过富士康的董事长。
更新时间:2025-10-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