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强调“辨证施治”,不要给孩子乱用药,但还是有很多家长不听劝。
前几天门诊来了个8岁的孩子,家长说孩子连续三天喊牙疼,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自己给孩子吃了清热解毒的口服液,结果牙没好,反而开始拉肚子,连饭都吃不下了。
这其实是很多家长的误区:看见孩子有“上火”症状就赶紧用凉药,却不知道“火”分虚实,乱清热反而伤了孩子的脾胃,不仅长不好,还可能蔫掉。
分清“火”从哪来,才能对症调理
中医说“五脏有火,各有其象”,孩子哪里不舒服,往往是对应的脏腑在“求救”:
胃火走牙:牙龈肿、口臭、便秘
胃火旺的孩子,最明显的就是牙龈红肿、刷牙时出血,嘴巴里总有股酸臭味,还特别能吃但消化快,吃完没多久就喊饿,大便却干硬难拉。这多是因为吃了太多油炸、甜食,积食在胃里发酵生热导致的。
食疗方:山楂麦芽水
材料:炒山楂、炒麦芽、陈皮、栀子
做法:材料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放温后加少许冰糖调味。
作用:消积食、清胃火。
肾火走耳:耳朵痒、盗汗、手脚热
肾火多是虚火,孩子会总说耳朵痒、嗡嗡响,晚上睡觉盗汗厉害,刚睡着枕头就湿一片,手脚心摸起来热乎乎的,舌头红、舌苔少。这往往是积食久了耗伤津液,或者熬夜、穿太多捂出来的。
食疗方:枸杞银耳汤
材料:枸杞、银耳、山药
做法:银耳泡发撕成小朵,山药切小块,和枸杞一起煮30分钟。
作用:枸杞滋肾阴,山药健脾,适合虚火重的孩子。
肝火走眼——揉眼、眼屎多、脾气暴
夏天孩子爱发脾气、扔玩具,一哭就眼睛发红,早上醒来睫毛都被眼屎粘住,这是肝火太旺了。肝开窍于目,加上天热时孩子容易晚睡,肝阴被耗,火就往上冲。
推荐:菊花枸杞饮
材料:杭白菊、枸杞、冰糖少许
做法:材料洗净后用温水泡10分钟,放温后给孩子喝。
作用:杭白菊清肝火不苦寒,枸杞补肝阴,适合夏天肝火旺又有点阴虚的孩子。
心火走舌 —— 舌尖红、哭闹、睡不沉
有些孩子夏天总舌尖红得像草莓,舌尖或嘴角长小溃疡,夜里睡着后突然哭醒,翻来覆去踢被子,这是心火在 “捣乱”。心主神志,心火太旺就会让孩子心神不宁。
推荐:莲子心麦冬茶
材料:莲子心、麦冬、冰糖适量
做法:材料加适量水煮10分钟,放温后滤渣。
作用:莲子心清心火,麦冬滋阴防上火伤津液。
肺火走鼻——鼻塞、干咳、流鼻血
空调房待久了,孩子鼻子干得像冒火,早上起来总揉鼻子,甚至突然流鼻血,偶尔干咳几声没痰,这是肺火在 “作祟”。肺开窍于鼻,燥邪最容易伤肺。
推荐:银耳百合水
材料:银耳、干百合、梨
做法:银耳泡发撕成小朵,和百合、梨块一起煮30分钟,晾温后给孩子喝汤。
作用:润肺生津。
注意:不管是哪一种内热,家长都要清楚一点,食疗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替代正规治疗,如果孩子内热反复,需要结合孩子体质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而且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孩子的症状是交叉发生的,一旦出现内热上火,很多症状都会有,这是因为五脏相生相克,相互影响,因此需要全方位考虑,更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理。
门诊医案
5月接诊了一个4岁男孩,连续上火一个多月了,嘴巴里长溃疡,大便干硬难排,晚上睡觉翻来覆去,还总说肚子疼,我看他面色偏黄,嘴唇干红,舌苔又黄又厚,舌尖明显发红,手心发热。再结合饮食习惯,辨证为积食内热证,并且虚实夹杂,既有积食阻滞的实热,又有津液耗伤的虚热表现。
于是我开了一个消积清胃方:炒麦芽、炒谷芽、山楂、连翘、麦冬、玉竹、茯苓、炒莱菔子、生甘草等。
用药7天后复诊,妈妈反馈孩子口臭减轻,舌苔变薄了些,大便虽然还是偏干,但已经能每天排出,调整药方继续服用。一个月后,孩子吃饭规律了,大便也正常了,面色红润了许多,舌苔转为薄白。
孩子的健康无小事,每一次“上火” 都是身体发出的信号,需要我们细心解读,而不是盲目“灭火”。记住,调理的核心在于“辨”,而非“清”。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