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美日内瓦谈判已经过去了十几天,美国媒体仍然在讨论这场和谈对中美造成的影响,以及特朗普“为什么会选择低头”。诸如《纽约时报》等媒体发文,认为特朗普和贝森特对比中国是“买家市场”,美国又有全球最多的盟友群体,结果两项目标一个都没有达到。美方所说的两项目标第一就是利用关税迫使中国“屈服”,大幅度对美国让出贸易顺差和开放市场;第二项就是拉拢盟友对中国形成“经济同盟”,抵制中国的供应链,但都没有国家配合。
美媒铺天盖地宣传特朗普“失败”,共和党指责其出于政治原因宣传特朗普对华失利,因为他们明明是“赢了”,最终还是保留了20%的芬太尼关税。但现在美国额外对中国加的30%关税(其中还有基础关税10%),美企也快顶不住了。根据报道称由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以耐克为代表的体育用品制造商正在面临越来越大成本压力,市场上纷纷选择涨价。这些企业最近再一次喊话特朗普政府,和中国谈判将最后的壁垒消除掉,否则美国消费者们还是会付出很大代价,因为关税问题不可能由中国买单。
21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接受采访时面对近期备受争议的对华关税问题,他一开始很自信地告诉所有人,称美国消费者不会感受到关税带来的影响,并问在座观众是不是感受到了影响。但话音刚落卢特尼克就遭到现场民众高呼“是的”,他立刻转变口风,表示上个月美国企业因对中国的关税政策受到的冲击,这件事“给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我自己都带来了痛苦”;卢特尼克还称,特朗普对此(关税的影响力)感到“害怕”,他自己也对这件事的影响力心有余悸,不过总统在某些问题上需要坚定立场。
卢特尼克作为接替雷蒙多的美国新商务部长,在这届内阁中存在感不高。但他是商人出身,之前还在中国有生意,和特朗普的关系一直很好,并不是边缘圈子的政客。卢特尼克此番爆料,也是揭示了特朗普最后为什么会走上谈判桌的原因,就是他们都对关税的严重后果没有预料到,最后“怕了”。早在5月中旬美媒一篇新闻就援引白宫内部人士的消息,称特朗普对华关税以及中国对美国的反制措施很精准地打到了共和党的要害,导致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农业州损失很大。议员、企业、蓝领工人和金主们一直在对他施压,最后贝森特也劝他赶快和中国谈判否则就失去支持。特朗普一开始想强硬到底,但他后续无法面对压力选择妥协了。
值得注意的是,卢特尼克也是特朗普“关税派”的代表人物,他从被提名开始就一直鼓噪对中国收税,他还曾经告诉记者一句话:“我们不要对美国征税,要对中国征收关税,赚到4000亿美元为止”。从现在的仓促回应来看,卢特尼克的这套对华“关税论”推行并不怎么顺利,他面对消费者的质问也根本无法回答问题。不过接下来中美双方对于其他30%关税的博弈才是重点,按照卢特尼克的说法,特朗普看起来也没有继续让步的意思,美国企业必然还要为这额外的关税进一步向白宫施加压力。
更新时间:2025-05-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