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唯一的百岁老人毛远耀,长相酷似毛主席,晚年享受什么待遇?

2013年6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武汉与世长辞了,这位曾担任高校党委书记职务的百岁老人,用毕生坚守诠释了革命者的初心与使命。

其离世消息传来,相关方面纷纷以多种形式表达哀悼,传承其精神遗产。

甚至连毛主席的长孙毛新宇也以庄重仪式缅怀这位革命前辈。在追思活动中,他特别提及这位老同志晚年仍心系革命事业的精神风貌,称其“晚节尤佳”。

那么,这位老人究竟是谁?他为何能得到毛新宇这么高的评价呢?

这位老人名叫毛远耀,他的家族与毛主席有着特殊渊源,祖父不仅是清国子监生,而且还是毛主席的堂伯,这也使他成为了毛主席的远房堂侄。

由于家族中既有开蒙私塾的伯父,也有监生身份的祖父,三代人的文化积淀为毛远耀埋下思想启蒙的种子。

可由于家道中落导致家境贫寒,使得毛远耀仅接受过基础教育,便被迫辍学了,但这并未阻挡他求知的脚步,在田间地头劳作之余,他常借着油灯看书。

那时的毛远耀恐怕还没意识到,革命火种已经在湖南悄然发展起来了。

在毛远耀少年时期,他的堂叔毛主席在湖南掀起的革命浪潮,在他心中激荡起澎湃的涟漪。正是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将这个普通农家子弟引向了革命的道路。

后来,毛主席回乡发动农民运动的壮举,更是点燃了当地进步力量的斗志。而毛远耀的长辈们纷纷投身这场唤醒民众的觉醒运动,在家乡掀起了变革的浪潮。

那时的毛远耀虽然年少,但这位尚在青涩年纪的少年便展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担当。

早在毛远耀14岁的时候,他便以少年先锋的姿态加入共青团组织,并迅速成长为当地共青团基层组织的负责人。

在大人们从事革命运动的同时,小小年纪的毛远耀带领少年儿童组成红色小分队,配合成人开展识字班、宣传队等启蒙工作。用自己的方式,为革命工作出了不少力。

1929年,当革命星火在华北大地发展壮大之际,毛远耀被秘密送往天津,投入到北方局秘密印刷所的岗位。

在那个白色恐怖笼罩的年代,从事地下印刷工作十分不易,既要躲避敌人的搜查,又要确保思想武器的及时传播。

每当夜幕降临,毛远耀便化身文字战士,熟练地将铅字排列组合。

由于他深知每个字块的安放都关乎思想传播的准确性,因此油墨调配时,他需反复调试浓淡,既要保证油墨附着度,又不能让字迹模糊。

三十年代初,毛远耀更是悄然南下上海,继续在上海从事地下印刷工作。

当时整个上海都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可他毫不畏惧,而是在白天化身普通工人,夜晚则在印刷车间通过油墨编织革命星火。

随着局势恶化,地下组织接连遭受重创,为了躲避国民党反动派的搜捕,他与妻子踏上归乡之路,重返了阔别多年的家乡韶山。

多年后,毛远耀收到了一封来自延安的密信,于是他再次踏上征程,从韶山到南京,再从南京到武汉,最终抵达革命圣地延安。而在这次迁徙中,他们成为首批踏上延安土地的韶山毛氏子弟。

在窑洞前的欢迎会上,毛主席幽默地打趣道:“既然你们都是毛家人,那我就暂当族长。”

毛主席特别告诫这些后辈们:“这里没有特权,哪怕是总司令都要与炊事员同吃一锅饭。”

毛主席这番朴实的话语,道出革命者最本真的生存哲学,正是在这种平等氛围中,毛家子弟们逐渐褪去了身上的光环,在延安的不同岗位上践行着服务人民的誓言。

等到抗战胜利的时候,毛远耀已经在此扎根整整八年了,但身为堂伯父的毛主席却叮嘱他:“到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去!”

带着这份嘱托,毛远耀踏上了转战东北的征途,在那片广袤黑土地上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并且历任多个要职,最后更是被提拔为了大连市公安局局长。

1949年初,由于国民党将领傅作义宣布起义,北平得以和平解放,而党中央也由此入驻到了北平香山。于是毛远耀携妻子赴北平看望毛主席,在香山与阔别多年的毛主席重逢了。

毛主席见到毛远耀以后格外欣喜,不仅详细了解了他离开延安后的经历,还热情地和他聊起了家事。

不久,毛远耀带领一支精锐队伍南下家乡湖南工作,历任长沙市副市长等要职,在湘江流域开启了自己革命事业的新征程。

在湖南工作期间,他始终以建设者的姿态投身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经常在工厂调研。正是这种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让他在湘南大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数年后,毛远耀转至地方工业部门任职,随后又进入中央部委负责相关行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尽管身居要职,他仍保持着与故乡韶山的深厚情谊。

在北京任职期间,他常通过中间人与堂伯毛主席保持联系,而毛主席也多次接见其家人,展现出对他的关怀之情。

到了1957年,毛远耀踏上荆楚大地,来到武汉测绘学院任党委书记,执掌这所高校的党务工作。

此后数十年间,他始终扎根这所测绘学府,将毕生心血倾注于教育事业,直到1988年,才以76岁高龄退休,退休以后的他更是被批准享受副部级退休待遇。

晚年时的毛远耀始终保持着对故土的眷恋,经常回到家乡韶山。

最后一次造访时,他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了,但仍然步履稳健地穿行在毛主席故居与毛主席纪念场馆之间,目光掠过陈列的旧物。

这一次参观毛主席故居时,老人忽然驻足,对着随行人员缓缓道出心声:“从韶山出发的革命火种,照亮了我整个人生轨迹,毛主席对我的教诲始终指引着人生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2

标签:历史   晚年   长相   待遇   老人   韶山   延安   北平   湖南   工作   要职   武汉   香山   星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