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早高峰的北京地铁10号线上,曾经手指不停划短视频的上班族,如今大多低头不动,偶尔轻轻滑动屏幕,凑近一看才发现,是在追短剧的最新集。
你肯定也有这种感觉,身边追男频短剧的中国观众越来越多,甚至有人专门定凌晨闹钟就为了抢更。
要知道,放在三四年前,中国男性的熬夜娱乐选项还不是这样的,那时候,想放松要么组团打《英雄联盟》,一局排位赛少则40分钟,还得费神跟队友沟通战术。
要么等《庆余年》《雪中悍刀行》这类男频长剧,可一年到头也就出一两部,打开国内主流视频平台首页,满屏都是古偶、现偶剧,想找部贴合男性偏好的作品,比下班挤地铁还难。
反观国外,不少男性还在沉迷主机游戏或超英剧集,动辄两三个小时的时长,显然不适合中国打工人碎片化放松的需求。
可现在,为什么大家都扎堆迷上了男频短剧?更让人意外的是,过去男频短剧总绕不开擦边镜头歪嘴龙王的老套路。
如今彻底摆脱这些标签,却在规模达504亿的中国微短剧市场里,成了实打实的增长引擎。
它到底凭什么抓住了中国人的注意力?其实答案很简单,它精准踩中了中国观众的即时情绪需求。
对大多数中国打工人来说,每天下班回家,累得只想瘫在沙发上,根本没精力去琢磨复杂的剧情,也没耐心等长剧铺垫。
男频短剧刚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像是专门为中国打工人设计的轻量化快乐,不用注册复杂账号,点开国内的红果、快手等平台就能看。
不用等一周更两集,很多剧一天能更三四集,每集只有10到15分钟,哪怕是煮碗面的功夫,都能看完一集过把瘾。
这种不用费神还能快速解压的体验,刚好戳中了中国人忙碌后的核心需求,反观电视剧为了凑剧集,节奏慢得让人犯困。
要么还是走大明星+大制作的老路,单集成本是短剧的好几倍,却没摸透即时情绪满足的关键。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男频短剧,早改了靠擦边博眼球的老路子,转而靠脑洞剧情和多元题材圈粉。
以前提起男频短剧,大家想到的都是男主被羞辱后突然逆袭的套路,剧情千篇一律。
现在的作品却完全不一样,题材覆盖了中国观众熟悉的历史、玄幻、反赌等多个领域。
甚至还出现了《满门恋爱脑,唯有小师弟正得发邪》这样的群像喜剧,让人眼前一亮。
比如《时停千年:我被困在同一天》,在国内红果追剧平台的观看人数突破110万,单看最后一集的点赞数反推,完播率超过7%。
这个数据放在短剧行业里,已经是妥妥的爆款水平,它的剧情设计特别抓中国人的喜好。
男主被困在同一天循环了千年,这千年里,他不光摸清了身边所有人的秘密,还练就了医术、武术等各种技能。
等循环突然打破,他像开了外挂一样,解决危机、反击对手,每一集都有反转,每三集就有一个大爽点,看的时候根本挪不开眼。
还有《假痴藏拙十八年,世子执剑开天门》,虽是大男主剧,里面的女性角色却也没走花瓶老路。
有武力值拉满、敢对抗强权的大姐云舒,有关心百姓疾苦、立志当新王的公主,甚至还有擅长经商、帮男主搞事业的女掌柜。
这种女性角色有独立人设的设定,不光男性观众买账,连不少中国女性观众都觉得新鲜,打破了男频剧只拍给男人看的刻板印象。
中国男频短剧能稳住口碑,还靠了IP改编这张王牌,完美避开了内容同质化的坑。
艺恩咨询2025年发布的《网文IP短剧开发价值洞察报告》里有组关键数据,近一年,中国短剧改编授权新增1600部,同比增加81%。
其中头部网文IP短剧中,逆袭题材占比接近40%,远超过现言甜宠类,而逆袭刚好是中国男性观众最偏爱的主流题材,从学生到上班族,都能从主角从低谷爬起来的剧情里,获得代偿性治愈。
这些IP大多来自中国本土的飞卢小说网,这个2005年成立的平台,如今已是中国男频网文的发源地。
日活跃用户超过300万,驻站作家超10万人,原创作品达60万部以上,更值得关注的是,番茄小说黑马榜60%的作者来自飞卢,起点中文网12位天王级作家里,有10位都是从飞卢起步的。
它的飞卢风跟短剧需求几乎是天生一对,节奏快,开篇就有冲突,脑洞大,像主角被曾孙女直播修仙日常这种设定,自带话题性。
爽点密集,每章都有让读者看得过瘾的情节,改编成短剧时,几乎不用大改就能直接用。
比如飞卢上的爆款IP《玄幻:我!天命大反派》,光是阅读量就有8.6亿,读者打赏近200万。
这个数据放在网文圈里,已经是顶级水平,改编成短剧时,制作团队把小说里让读者愿意付费的剧情钩子直接平移。
第69集里,师尊跟反派叶尘决裂,转头归顺男主,男主还拿到了系统奖励,后面几集里,反派每次想放大招,都被男主轻松化解。
这些情节跟原文一一对应,中国观众看的时候,既有熟悉的爽感,又有视觉化的刺激,自然愿意追下去。
反观国外的短剧IP,大多依赖漫画或超英IP,跟本土观众的文化共鸣感远不如中国的网文IP,这也是中国男频短剧能快速突围的关键。
让人没想到的是,中国男频短剧还打破了只吸引男性的局限,女性观众成了重要的追更力量。
有国内短剧制作方透露,现在男频爆款作品的受众男女比能接近6:4,不少女性观众在社交平台留言。
女频短剧总拍换乘恋爱,同一剧本换演员拍七八版,反而男频剧常有惊喜。
比如萌宝题材的《寒门小状元》《大唐之少年宰相》,就吸引了大批中国宝妈。
哄娃间隙看两集,主角带娃搞事业的剧情,比看女频甜宠剧更不费脑,还能顺便学点带娃小技巧。
还有反赌题材的《老千》《无双盗术》,剧情里主角揭穿赌局骗局的情节,紧张又解气,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看得入迷。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中国男频短剧还在主动优化内容,减少了女性角色只为衬托男主的戏份,感情线也更简洁。
避免了让女性观众劝退的工业糖精,这种尊重所有观众的调整,让它的受众面越来越宽。
在中国,被视作下一个内容风口的AI漫剧,也从侧面印证了男频内容的潜力。
这类作品90%的用户都是中国年轻男性,2025年Q3阶段,据行业监测数据显示,中国AI漫剧行业日流水同比增加900%,月产漫剧集数同比增加567%。
要知道,欧美同类产品的月产漫剧集数,还不到中国的1/5,差距非常明显。
AI漫剧还填补了真人短剧的空白,比如《拔剑十万次后,我无敌了》里主角一剑劈开山脉的场景。
真人拍摄成本高还容易出戏,用AI漫剧呈现却能还原得淋漓尽致,刚好满足了中国男性观众对极致玄幻场景的需求。
说到底,中国男频短剧能让观众熬夜也要看,核心不是靠套路,而是真懂中国观众的需求。
知道打工人累了需要快速解压,所以做轻量化时长,知道大家厌倦了同质化内容,所以搞多元题材。
知道本土文化更有共鸣,所以深耕网文IP,知道要吸引更多观众,所以优化角色设定。
比起国外短剧依赖头部明星、高成本制作的模式,中国男频短剧走了一条更贴合本土需求的接地气路线。
从靠擦边博眼球到靠内容爆火,这种转变本身就充满冲击力,如今,它已经成了中国文娱市场里不可忽视的力量。
未来只要继续保持贴近观众需求的初心,不走回头路,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人加入追更大军。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