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不要存有大量现金?甭管手上有多少钱,老百姓都别瞎折腾

本文严格依据权威信源(官媒占比超80%),结合最新动态及历史数据,最终观点保持中立。结尾附有参考资料。如有新动态,望提醒博主。

基于这几年国际形势变化,很多老百姓都觉得手里的钱,不知该怎么处理。

如果放在手上怕错过赚钱的好机会,但如果把钱放在别的地方,又担心亏得血本无归。

进入2025年,伴随着国际局势风起云涌,很多人不禁问道:钱到底要不要放在手里呢?

以目前的形势来看,普通老百姓最好不要瞎折腾。

一、紧张的市场环境

相信这段时间大家也经常看到一些说法,他们认为2025年伴随着通货膨胀水平不断升高,钱如果放在手里那就是白白浪费了,应该投资到各个领域用赚来的钱抵消通货膨胀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很多人一听觉得非常有道理,毕竟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时候,手里的钱如果一直没有变化,那就相当于亏钱了。

以现在的形势来看,大多数人都没有升职加薪的可能,

如果手里存着大笔现金不动,岂不是等着通货膨胀让手里的钱持续缩水吗?

有些人听了这种说法后便开始研究购买各种高收益的投资理财产品,希望能趁机赚一笔。

即便不能因此实现大富大贵,但只要不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让自己亏的太多也算能接受。

但其实如果真的了解目前国内外的形势,就会知道这种建议大家把手里的钱全都放出去的做法其实毫无根据,它甚至只会让大家承受更高的风险。

这些人建议大家搞投资理财无非基于两个理由,一个是因为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根本无法与通货膨胀相抵,本金的购买力早就越来越不具备吸引力了。

再者就是因为央行目前走的仍然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之路,这就意味着接下来国内的物价水平还有继续升高的余地。

这样我们手里那些白花花的钱似乎就要经历大幅度贬值,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其实我们到很多商店,商场买东西时就会发现国内物价水平根本没有这些人说的那么夸张。

在官方的数据中我们的总体物价水平还有下降的趋势,这就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其实并不是处于通货膨胀周期,而是通缩阶段。

说到这里可能就会有人提问,央行货币明明都已经超发了,为什么物价水平还能处于相反的下降状态呢?这本身不就是一种矛盾吗?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央行超发的那些货币并没有真正进入资本和商品领域,他们一直都在金融货币体系内兜兜转转。

至于银行存款率没有上涨,这倒是和现实情况相符。

可即便如此,大家存入银行的存款仍然能得到保本收息的效果,在确保我们的钱不会减少的同时,银行也会给我们一定的利率。

二、市场变动中的普通人

而现在我们为什么建议大家把存款更多把握在自己手里,也是考虑到当前国内的整体环境。

这几年在经历了各种社会变动后,大家更应该知道,越是脆弱的时候,手里有现金才能越踏实。

比如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手里没钱,又遭遇了失业或减薪,这样的日子很容易让人感到不踏实,甚至是没有希望。

至于大家最担心的通货膨胀,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到来,毕竟国家制定任何一种宏观的经济政策,都要以可以激发市场主体交易规模为目的。

若是连这个目的都达不到,那显然这种政策就是失败的。

每当市场有一种宽松的货币环境,就意味着大家的存款准备金率会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借贷标准也会降低,为的就是促进这些钱款的流通。

当这些钱流动在市场上,企业可以更轻松的完成融资,进而促进整体发展,银行拿到这些钱也能够继续到各领域贷款。

资金的流动性就是在这样的变化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而它也可以成为一种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动力。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当政府扩大开之后,各种基建项目也随之启动,这就能给社会带来一种良好的就业环境。

各行各业,各个岗位都需要用人,就可以解决社会上大量的失业人口,同时还能够对生产生活环境带来乐观的改变。

但这种局面能够持续多久呢?

从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这往往只能在短期内带来良好的成效,长久就难以维持了。

毕竟我们所顾及的那些经济问题最本质的还是财富分配失衡。

当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就很难形成良好的消费和投资市场。

另外,很多人对政府的财政刺激政策也有误解。

在一些人看来,只要政府把钱加够了,那么社会上的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可事实上如果政府一味的选择大规模刺激手段,国家不断发钱,结果就是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

那时候即便是手握1000万,一样不具备消费力。

所以政府要做的是在采取合适的刺激政策的同时,还要配备合理的配套措施。

以往经济高速发展的那些年,百姓们为了追求稳定的生活纷纷加入到房贷车贷大军中,可大家身上负担的那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贷款和自己的经济实力完全不匹配。

背负着高额的贷款,更不敢有任何冒险的投资,甚至连普通的消费力都被抑制,时间久了,整个市场更呈现出一种低迷的状态。

但大家也不用对这种情况太过悲观,毕竟相比于10多年前,现在的市场并不存在较大的金融风险,也没有夸张的房产泡沫。

市场环境正在经历转变,而且是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三、普通人怎么做?

但越是在这种敏感时刻,大家越要守住钱袋子。

不管手里的钱是多是少,最重要的是要稳住,绝对不能瞎折腾。

像很多人比较在意的理财,听起来选对理财产品能够让手中的资产大幅增长,甚至是翻倍,可我们也要警惕,理财并不是稳赚的。

有些理财产品对外宣称的都是高额的收益,特别是和持续走低的银行存款利率相比,他们极具诱惑力,这也吸引一些人把手里的现金都拿来购买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

然而现实却是在经济通缩的大背景下,各种类型的投资理财产品都有不可预估的风险。

尤其是那些平时对投资理财毫无了解的普通人,若是在这种敏感时刻选择贸然投资,将承受较大的风险。

真正理性的投资者应该是不断观察变换的市场环境,先要确保手里的本金不会亏空,在找准时机后,选择靠谱的理财产品。

它不一定有非常高的收益,只要能够保证手中的资产数额有所上涨即可。

同理,我们也要警惕房产市场的诱惑。

众所周知,这些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产价格都处于持续下跌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国内房产数量较多,人均住房率已经达到饱和,整体房价也都面临着下行的压力。

再加上这几年国内房价不断下滑,房地产市场正在慢慢失去盈利效益,曾经那些热衷于投资房产的投资客们也在抽身退出。

再者是大部分居民都经历了收入减少的情况,完全无法应付那庞大的房价泡沫。

所以不要以为现在房价下跌就是买房的好时机,除了刚需使用以外,现在买房更有可能成为冤大头。

那这个时候是不是选择创业更好呢?

有些人觉得自己所处的行业本来就处于下行阶段,工资水平和前些年相比也有所下滑,如果这个时候辞职创业是不是更有机会?

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工作几年或者是靠着家里给的一部分钱就动了创业的想法,他们不愿意过着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也希望能成为老板。

尤其是在前些年创业市场越来越活泛时,有很多成功的创业经历都在激励着广大年轻人。

因此有很多人都选择辞掉原本稳定的工作加入到创业大军中。

可事实却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业难度其实更高。

一方面是因为广大百姓购买力都有所收缩,各行各业都在经济低迷的市场局面,那些新创业者在这种环境中更没有竞争力。

他们既没有和老牌创业者搞市场价格的实力,也没有成熟的企业管理和发展经验。

再者是因为现在各行各业都存在着产能饱和的情况,几乎每个行业之间都存在着相当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对于一些初创者来说,他们在这种磅礴的竞争背景下获胜的几率很小。

再者是这几年电商行业发展的越来越成熟,那些选择实体创业的年轻人们更容易受伤害。

有时候很多人头脑一热,没有做太充足的市场调研,就贸然加入到实体创业中,结果就是几个月的时间不仅没有盈利,甚至赔掉了房租成本。

甚至原本还有一份收入的稳定工作也因为创业而搁置,想要再回归到就业市场也很困难。

因此结合现在的市场环境来看,普通百姓最保险的做法还是把钱袋子紧握在自己手中。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参考资料:

《2025年不要存有大量现金?甭管手上有多少钱,老百姓都别瞎折腾》新浪财经2025-04-15 23:40

《2025年现金为王:通缩周期下如何守住财富?权威专家解析》秒懂社保2025-04-21 09:33山西

《2025年不要存有大量现金?甭管手上有多少钱,老百姓都别瞎折腾》平说财经张平2025-04-15 20:39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财经   多少钱   老百姓   现金   手里   通货膨胀   市场   理财产品   政府   国内   银行   房产   货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