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中,赚赔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那么对于贵州百灵,曾经凭借着“苗药第一股”的耀眼姿态在市场中十分火爆,承载着无数投资者的憧憬和希望,是全市场瞩目的焦点。
可谁又能想到如今它却深陷套现丑闻,成为人人唾弃的对象,而且有8.8万股民被无情的卷入这场风暴中,难以言表他们的痛苦!
2013年,姜伟的母亲张锦芬疯狂抛售近1300万股,成功套现了3.7亿。
虽然这个事件在资本市场中也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但是并没有引起太多股民的警觉,他们还是比较信任贵州百灵。
就在2015年,随着苗药持续火爆,贵州百灵的股价被推到了历史的最高点。
这时的张锦芬再次出手,将手上剩余的股票全部抛出,又套现了4.5亿。
短短两年,她就轻松的套现了8.21亿,完成这些操作后,就潇洒的离开了。
看到母亲套现成功,姜伟和弟弟姜勇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但是他们并没有像母亲那样直接抛售股权,而是采用了更加隐晦的方式,就是“股权质押”。
如果到期没有办法还债,股权就会被金融机构处置。
这种方式既避免了大规模套现对股价的直接冲击,又能快速的获得巨额的钱财。姜伟俩兄弟,利用这个方式合计质押套现将近20亿元。
就这样母子三人还没有满足,他们继续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地从贵州百灵这座公司中捞取钱财。
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母子三人经一系列操作,累计套现金额达42亿元。
这个曾经被股民们寄予希望的贵州百灵公司,就这样被他们一步一步的掏空,成为了套现的工具。
此时,初心是何物?
1961年,姜伟出生于山东,随父母前往贵州安顺云马飞机制造厂。
刚来这里的他因为水土不服就经常生病,但是当他用当地的苗药治疗后就直接好了。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当地的苗药,他觉得非常神奇。那些利用天然草药治病救人的传统疗法,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9年,那个时候姜伟和家人对医药行业都非常的看好,所以出资800多万买下了连着亏了很多年,即将破产的安顺制药厂。
所以姜伟就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对药厂进行了大的改革,资源整合、产品改进,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硬是把这个即将破产的制药厂给治活了。
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举动,竟成为一家上市药企的起点。
2003年,药厂正式改名为贵州百灵。
姜伟知道品牌和营销力量非常强大,他巧妙地用苗药概念来进行广告宣传,致使贵州百灵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看过电视广告的应该会比较了解,有句广告词叫做“苗家世世代代全靠它治咳嗽”,让咳嗽停糖浆成为了家家户户都拥有的产品,公司业绩也是日益上升。
2010年,上市的第一天,贵州百灵也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姜伟家族的财富也是水涨船高,一时间特别的风光。
但后来呢,母子三人几乎全卖光了!
2024年这场持续多年的资本骗局,终于被发现了。
原来贵州百灵公司多年来一直通过虚增利润、隐瞒关联交易等手段来欺骗股民和监管机构,为家族套现创造有利的条件。
此时有8.8万股民瞬间被深深地套住,他们的财富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缩水,许多人甚至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都给赔的一毛不剩。
抛开股价暴跌不谈,贵州百灵还因为财报造假以及一系列违规的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眼看已经面临退市的风险。
曾经辉煌的“苗药第一股”,如今却成为了人人避之不及的垃圾股,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姜伟家族知足能够如此毫不在乎的套现,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以及外部监管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家族企业,贵州百灵上市之后母子三个人牢牢掌握着公司的股权,内部其实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才使得他们能够轻易的操作公司的决策,将公司资源全拿到自己手中。
在投资的过程中,投资者们不能仅仅被企业表面的光环所迷惑,应该深入了解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财务状况等信息,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
而且应该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不要盲目跟风、不贪图暴利,不要成为资本市场的牺牲品。
贵州百灵事件给广大企业和企业家提醒,应该坚守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以诚信为本,专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长期发展。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2024-11-08 《ST百灵: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中国证券报——2024-11-10 《本报深度调查,ST百灵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立案》
#万能生活指南#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