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大同长城文化旅游协会组织20余名会员代表,赴天镇县开展“赓续红色血脉,铸牢精神长城”主题活动。通过聆听革命家史、品读长城烽烟,从历史深处汲取奋进的力量。
上午九点半,会员们首先参观了大同长城博物馆,聆听讲解员动情讲述大同长城的故事。会员们深深感受到,长城不止是一道道冷硬的石墙,它更是一部用砖石垒筑起来的民族史册。自秦砖汉瓦堆叠伊始,它便成为了抵御外侮的屏障;及至近代,更是化作了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无语,而砖石上斑驳的痕迹却历历可见,它们仿佛在无声诉说着:我们虽为默默无名的砖石,却共同构筑了护佑家园的屏障。
在三楼图书馆,会员们围坐一堂,聆听协会特邀讲述者回忆革命往事、讲述长征故事,以及革命先辈与长城的不解之缘。会员们倾听着这些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动人往事,望着窗外蜿蜒如巨蟒盘踞山脊的李二口明长城遗址,它像极了一根挺直的脊梁,撑起了民族的天空。而那一座座烽火台上飘动的狼烟,曾经传递过军情危急,而《义勇军进行曲》中“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则如惊雷般在长城的上空回荡,成为民族最危难时刻的精神长城。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协会会长袁建琴在总结时强调,“从古代将士戍守边关到革命先辈保家卫国,长城精神一脉相承。我们挖掘长城文化,更要传承其中‘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忠诚担当。”
活动尾声,全体参加活动人员集体登上李二口明长城步道。在历经五百余年的夯土墙边,将新摘的野菊花敬献在垛口——先烈以血肉筑长城,我们当以实干续华章。守护文化遗产、建设美丽家乡,就是新时代的长城守卫者。
这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已将红色基因深深镌刻在了每一位参与者的心中。
文字:刘立欣
照片:王同祥 樊一梅
编辑:刘月琴
审核:袁建琴
投稿邮箱:172398580@qq.com
本平台发布的原创图文、未经授权禁止使用
更新时间:2025-07-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