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广播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古厝里的红色记忆》,
一部《沉默的荣耀》,让吴石将军的丹心被更多人看见。而在福州这片热土上,还有无数志士英烈的姓名,如星辰般照亮近代中国的漫漫长夜。带您深入探寻古厝中镌刻的红色印记,致敬英雄精神,让红色记忆熔铸为城市的文化底色。
在福州解放大桥北边的闽江畔
矗立着一座红砖大楼
福州青年会
这里曾是引领福州时尚的潮流地
宣传抗日的重要平台
还演绎过红色谍影传奇

红色谍影传奇在这里演绎
福州青年会大楼,为闽籍爱国侨领黄乃裳于1912年开始筹建,他捐款45000银圆,后福州商务总会会长张秋舫、罗筱坡等也纷纷捐款相助。
历时四年,1916年建成

1914年福州基督教青年会会堂奠基。资料图

青年会原貌。资料图
青年会成为了当时福州最繁华最时尚的休闲娱乐场所之一,
建成后,影院、舞厅、泳池、健身馆、图书馆、西餐厅等一应俱全。

福州青年会经常举办各类学生活动。资料图
福州青年会是宣传抗日的重要平台。
抗日战争时期,福州一大批进步青年,在这里组织读书会,指导阅读进步书刊,宣传救亡文化,传播抗日救亡思想。1938年,中共福州地下组织派党员林大琪、高力夫在青年会组建民众抗日歌咏团,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

福州青年会还曾是中共地下秘密交通站。

他们的任务是掩护省委在福州的各种活动,同时收集情报。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简称美新处)驻榕特派员办公室设在台江苍霞洲青年会旅社401号房间。1946年5月,中共闽浙赣省委在美国新闻处驻榕特派员办公室,设立了地下秘密交通站,同时成立特别支部,书记由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孙道华兼任,成员有傅孙焕、蔡龙冈。

抗战爆发后,青年会曾作为中共省委地下交通站。资料图
作为重要的地下交通站,闽浙赣区党委书记曾镜冰、中共中央社会部福建负责人谢筱迺等人来福州时,都曾住在青年会。

曾镜冰
在那段时间里,美新处的“职工”,全部化名报户口并取得了“国民身份证”。因为进出福州指导工作的次数比较多,还特别印制了的假名片,随身携带作为掩护。

曾镜冰
焕然一新
青年会再启航
历经百年风霜,如今的青年会经过改造焕然一新,建筑外部保留20世纪初的建筑风格,大楼内部按原建筑的样式、原工艺恢复。曾经辉煌的拱形门窗、宽敞的功能厅、别致的天井院落以及高低错落的走廊还依稀可见。

浪漫的“网红”草坪吸引大批市民游客打卡拍照,“福州最美天桥”青年桥连接历史和现代……如今,青年会的周边又渐渐热闹了起来。

战火纷飞的年代
青年会曾淋漓尽致地
展现了福州人的血性
今天
这座焕然一新的历史地标
依然在默默诉说着这份血脉中
不灭的刚毅与风骨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