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视频拍摄领域,索尼和佳能多年来牢牢占据着主流地位。而提起尼康,很多人第一反应还是“拍照强”,这话听着像夸奖,但在视频创作者圈子里,却成了尴尬。
过去几年,不少摄影师都忍不住问:“为什么很少看到有人用尼康拍视频?”这个问题背后,其实是尼康长久以来的“视频焦虑”。
它在静态影像上的实力毋庸置疑,色彩科学、人机工程、镜头群建设样样不弱,可一旦进入视频赛道,就总成了半透明。面对越来越火的短视频、短剧,尼康的份额实在是太小了。
但这一次,情况不一样了。
一次认真的“入场宣言”
9.9号尼康带着全新的视频机Zr来了,而且诚意满满,13999元的定价的确有一定的杀伤力。
这个价格比此前业内普遍预期低了不少,明显直指一个广大的群体:正在崛起的自媒体创作者、学生党、旅行博主、小型工作室……一句话,这是一台想让“人人都能拍好视频”的机器。
它的目标对手就是索尼与佳能的入门机视频机型。
从发布会阵容就能看出重视程度,高层悉数到场,语气坚定,因为他们很清晰在这个视频时代,不会拍视频的相机品牌,注定会被边缘化。
尼康压力很大,如果再不拿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别说挑战前两名,连稳住第三的位置都会变得吃力。
正因如此这台相机的价格才会被定义为向消费者示好的水平。
设计上是下了功夫
540克的重量控制得刚刚好,既保证了便携性,又没牺牲太多质感,复古中带点现代感的造型,加上正面那个巨大的4英寸翻转屏,让人一眼就能记住。
按键布局明显是重新梳理过的,常用功能都做了快捷设计,不像有些相机把视频录制键藏得深不见底,还得进菜单一层层找。Zr的操作逻辑清晰,新用户上手几分钟就能摸清门道,老用户更是会觉得“这地方就该这么放”。
机身用了镁合金材质,虽然官方没大张旗鼓宣传防尘防滴,但从接口密封到按钮阻尼,细节处理都很到位。下雨天或者户外风沙环境拍片,心里会踏实不少。说到底,一台好用的相机,不该只靠参数说话,而是要让你用起来顺心、安心。
相机没有内置风扇,依靠优化的内部导热结构来控温。纸面指标是支持2小时不间断录制,但还得等真实用户长期测试才能下定论。
CFe-B + TF双卡槽:虽然TF卡槽实用性有限,但支持CFe-B意味着高速写入更有保障,对高码流录制很关键。
4英寸高亮度屏幕:户外阳光下也能看清画面。
没配全尺寸HDMI接口,可能是为了给散热腾空间。这点虽不影响日常使用,但对于需要外录的专业用户来说,略显不便。
性能不玩虚的
纸面指标还是可以的:
支持6K/60p和4K/120p内录,画质扎实。
双原生ISO(800和6400),暗光环境下依然干净。这个指标在同价位的相机里貌似没有对手。
动态范围超过15档,在同价位里属于顶尖水平。
虽然没上N-Log2(估计是为下一代留后手),但支持R3D NE和Log3G10,后期调色空间足够。
还有9种RED成像方案可选,这是收购RED之后实实在在的技术下放。
别忘了,它还保留了拍照能力。只是砍掉了机械快门,电子快门完全够用。
Zr的意义不只是填补空白
Zr的发布,与其说是一款新产品上市,不如说是尼康向整个行业发出的一份“视频宣言”。承认过去的滞后与迟缓,也展示了追赶的决心。
自从收购RED之后,尼康在视频技术上的积累正在加速释放。Zr身上的R3D成像方案、Log格式支持、高动态范围表现,都能看到RED技术下放的影子。所以,这台机器是一个明确的起点,随着机型不断丰富,会有更多RED独家视频技术被应用在相关的产品线上。
说到底,Zr的意义,不只是补上了“没有视频机”的短板,更是向所有人宣告:
尼康回来了,曾经失去的市场份额,准备用更强有力的姿势拿回来!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