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里又干净又漂亮,
跟以前比
简直像换了个地方!”
漫步新桥镇湾边村,
村民梁伯伯的感慨
道出了古村的蜕变。
随着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深入推进,
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湾边村,
正以“颜值”“内涵”双提升的姿态,
勾勒出美丽乡村新画卷。

▲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新桥镇湾边村。伍坚朋 摄
走在湾边村,处处是看得见的变化:昔日杂乱的民居外立面“穿”上了素雅新装,与古村气质相得益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见效,“污水”变“净水”,井头塘重新泛起碧波;村中心百年古榕下,闲置地变身精致古树公园,成了村民散步休憩的好去处……
从外立面改造到水环境治理,
湾边村用“由内而外”的环境提升,
让“百千万工程”的绿色福祉,
实实在在融入村民的日常。
“道路通畅了,
还建了公园、村史馆、活动场所,
住得越来越舒心。”
村民李女士高兴地说道。

▲ 青砖黛瓦的湾边村气质古朴。伍坚朋 摄
建设美丽乡村,
既要“面子”靓,
更要“里子”实。
湾边村积极深挖本土文化资源,
让古村“有根有魂”。
村里通过活化改造旧酒堂,
打造集 “文化传承+现代服务” 于一体,
既延续历史又焕发现代活力的
乡村文化地标
——湾边村史馆。

▲ 湾边村史馆由旧酒堂改造而成。
馆内设有村落起源、农耕传承、
非遗展示、党建文化等六大区域。
一件件充满岁月痕迹的老物件、
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
一段段详实的文字记载,
静静讲述着古村的历史脉络、
发展变迁与文化记忆。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
都能在这里了解村史,
对我们湾边的‘根’有整体了解。”
李女士说,
村史馆的建成尤其
对年轻一辈来说意义非常。
小小的村史馆,
盛满了浓浓的乡土情怀,
更成了村民凝聚情感的
“精神家园”。

如今,村史馆还与毗邻的梁氏大宗祠相辅相成,构成服务村民的文化空间。并定期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和非遗体验项目,同时与养老中心、活动中心相融合,老人们在这里下棋、健身,笑声阵阵,暖意融融。
“现在老人们都有了固定的休憩娱乐场所,都很满意!”村民梁伯说道。
山、水、村屋、历史的相融,
构建了自然与人文
交相辉映的和谐局面,
让这座600年古村,
在留住乡愁的同时,
持续焕发生机。
“接下来,湾边村还要加把劲!
以更大决心、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
挖掘更多产业与文化融合的空间,
描绘‘业兴、村美、人和’的实景图。”
湾边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梁康贤表示,
村里已计划铺设1.5公里的
村主干道沥青、安装40盏路灯,
进一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原标题:百年古村绽新颜 新桥湾边村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伍坚朋 黄绮雯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