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关键动作,守住心梗“黄金急救窗”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数据:我国每年超54万人死于心肌梗死,每12秒就有1人因心血管疾病离世,近70%患者因错过发病后2小时“黄金急救窗”抱憾而去。


心梗从不是“突然到访”——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成与破裂,多是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掌握以下6个关键动作,既能提前筑牢防护墙,更能在危机时刻挽救生命。


哪些“隐形杀手”在透支血管?

心梗的发病,是“长期危险因素”与“急性触发因素”的叠加作用,二者相遇风险翻倍:


长期危险因素(血管的“慢性毒药”):

高血压、高血脂(尤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糖尿病、肥胖、吸烟、心梗家族史。


急性触发因素(斑块破裂的“导火索”):

情绪暴怒、熬夜(睡眠<6小时)、过量饮酒、暴饮暴食、无运动基础者突然高强度运动、长期久坐后猛然起身。


心梗急救+预防:

6个关键动作,科学守护心脉


1.识别预警信号:80%心梗发作前2-4周有提示

心梗的“预警症状”不只是剧烈胸痛,出现以下任一信号就需警惕(高危人群更要留意):


1)胸部不适:压迫感、紧缩感或灼烧感(非尖锐疼痛),持续3-5分钟缓解后反复出现;

2)放射痛:疼痛蔓延至左肩、背部、颈部、下颌或上腹部,易误判为颈椎病、牙痛或胃病;

3)伴随症状:不明原因出冷汗、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极度疲劳(走路等日常活动都费力)、心慌心悸。


2.突发心梗:3步黄金急救法,避开3个致命误区

核心原则:每延迟1分钟,心肌细胞死亡风险增加1%,急救关键是“快速呼救+正确干预”。


1

【正确操作】


1)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平躺,解开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切勿走动或自行开车就医;

2)快速呼救:立刻拨打120,清晰说明“疑似心梗”“详细地址”“联系电话”,保持电话畅通;

3)对症处理:有意识且能正常呼吸者,若有硝酸甘油且无过敏史,舌下含服1片,5分钟后可重复1次,最多3片;无意识、无呼吸或无脉搏者,立即做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每30次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


2

【致命误区】


1)给意识不清者喂水、喂药(易引发窒息);

2)等待“疼痛自行缓解”(心梗疼痛>15分钟不缓解需紧急处理);

3)迷信“拍打、放血”等偏方(延误正规治疗)。


3.血压管理:高压≥140mmHg,心脏负担翻倍

长期高血压如同“水流冲击水管”,反复损伤冠状动脉内皮,加速斑块形成。


1)监测频率:每周固定1-2天,早晚各测1次(晨起空腹、服药前测量最准确)。

2)控制目标:普通人群<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130/80mmHg。

3)关键动作:每天盐摄入≤5克(约1啤酒瓶盖),避开酱油、咸菜、加工肉等“隐形盐”。

4)降压药需遵医嘱服用,不可擅自停药(晨起血压易升高,建议空腹服药)。


4.血脂“大扫除”:坏胆固醇是心梗“头号元凶”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升高,会像“垃圾”一样沉积在血管壁,形成动脉斑块,斑块破裂即诱发心梗。


1)饮食调整:多吃深海鱼、洋葱、芹菜、燕麦、坚果等“清脂食物”,辅助降低LDL-C;严格限制动物内脏、肥肉、奶油蛋糕、油炸食品,每周红肉(猪牛羊)摄入不超过3次。

2)控制目标:普通人群LDL-C<3.4mmol/L,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2.6mmol/L,心梗高危人群(有家族史+多种危险因素)<1.8mmol/L。


5.心脏“动起来”:每周150分钟,给血“减龄”

久坐会让冠状动脉血流减慢,加速斑块沉积;规律运动能改善血管弹性,降低心梗风险40%。


1)推荐运动: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2)安全标准:运动时心跳控制在(170-年龄)次/分钟(如60岁老人,心跳不超过110次/分钟)。

3)懒人方案:每天30分钟,可分2次进行(如早晚各15分钟快走),每周坚持5天;避免空腹或饭后1小时内运动。


6.规避“心梗雷区”:3个习惯,守住最后防线

1)情绪管理:生气时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憋气7秒→呼气8秒),避免情绪激动超过10分钟(情绪波动会导致血压骤升,增加斑块破裂风险)。

2)睡眠保障:每天睡够7-8小时,23点前入睡(熬夜会让交感神经兴奋,心梗风险增加2倍)。

3)限制饮酒:酒精会诱发血压波动、斑块破裂,男性每天酒精摄入≤25克(约啤酒750ml),女性≤15克(约红酒150ml),建议最好不饮酒。


这些情况,必须立即就医!


1.高危人群(需定期筛查)

1)4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女性;

2)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或心梗家族史者;

筛查建议:每年做1次心电图,每2-3年做1次冠脉CT(评估血管狭窄程度)。


2.紧急症状(立即拨打120)

1)突发持续性胸痛(>15分钟不缓解),伴濒死感;

2)呼吸困难、四肢冰冷、出冷汗、意识模糊;

3)无胸痛但出现不明原因的极度疲劳、心慌、恶心呕吐(多见于女性、老年人)。



守护心脏健康

既是对自己负责

也是给家人最安心的承诺





文字 | 李明凤 刘夙璇 顾赛男(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 | 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养生   守住   动作   关键   黄金   高血压   呼吸   因素   胆固醇   血管   胸痛   冠状动脉   人群   风险   血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