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婚姻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可钱钟书和杨绛这一对,却在这座城里相守了一辈子。
不但没想出来,还盼着下辈子再相遇。六十多年的陪伴,他们把日子过成了细水长流,也活成了别人眼中的“神仙夫妻”。
什么样的婚姻才能幸福?看看杨绛和钱钟书,大概离不开这三样。
01 平淡日子里,一起找点乐子
有人说,生活就像白开水,你得自己往里加糖。
钱钟书从小被照顾得妥妥帖帖,连筷子都拿不好,鞋子也常穿反。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国外留学时,竟偷偷学会做早饭。
他煮鸡蛋、烤面包、热牛奶、泡红茶,用个小矮桌端到杨绛床前,陪她在被窝里吃早餐。
杨绛后来一直记得那顿饭,说“就算睡得再熟,也愿意跳起来吃”。
他们爱一起“探险”——每搬一次家,就手拉手在附近转悠,熟悉新环境。
他们都爱看书,常常一起去图书馆,不是借书就是读书,这是他们最大的享受。
有了女儿以后,一家人常去公园、动物园,看熊猫喝水、大象摘项圈、孔雀开屏,还会在饭馆里边等菜边“偷听”隔壁桌讲话,猜人家是什么关系、有什么故事。
分开的时候,他们各自记下见闻,重逢时一起分享,仿佛从没分开过。
婚姻久了,难免平淡。
但只要你愿意,一点小惊喜、一个小爱好,就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02 困难来了,两人一起扛
婚姻这条路,有风景,也有风雨。
能一起看风景固然好,但能一起扛风雨,才更珍贵。
1938年,杨绛带着刚断奶的女儿从法国回来,钱钟书去西南联大教书,母女俩挤在上海外公家。
两年后钱钟书回上海,一家人挤在钱家楼下的一间客堂里,连个像样的住处都没有。
从前是大小姐的杨绛,辞了佣人,学着做饭、洗衣,什么活都干。
为了生活,她当过家庭教师、小学老师,还写剧本;钱钟书也收学生补贴家用。
日子再难,他们从不互相埋怨,总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后来他们终于分到了四居室的房子,杨绛译的《堂·吉诃德》和钱钟书的《管锥编》也陆续出版。
日子一步步好起来,就像走过黑夜,终于等到天亮。
03 生病脆弱时,陪伴最暖心
人这一生,谁没有脆弱的时候?
这时候身边有个人陪着,比什么都强。
杨绛在国外生孩子,钱钟书给她找最好的医院、最好的医生,想方设法让她多住几周好好恢复。
那段时间,他每天往医院跑好几趟。
杨绛出院后,这个“笨手笨脚”的男人,竟亲手为她炖鸡汤,还剥了嫩蚕豆放在汤里。
钱钟书生病时,杨绛也一样用心。
有一次他感冒引发哮喘,呼吸声大得像拉风箱,没法躺下睡觉。
杨绛就整夜不脱衣服,陪他在屋里走动,生怕他喘不过气。
后来他病得更重,杨绛急着找医生、找车送他去医院,眼睛都急出了血丝。
直到他病情稳定,她才放下心。
人在病中,最怕孤单。
可爱的人守在身边,就像有了一道墙,风刮不进,雨打不着。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