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北大地裹上银装,气温跌破零下20℃,成千上万的东北人却拖着行李箱,直奔3000公里外的海南。漫步海口骑楼老街、三亚椰梦长廊,耳边时不时传来熟悉的东北口音,难怪海南被戏称为“东北第四省”!
这座热带岛屿的魔力,不仅在于终年25℃的宜人气候,更在于它飞速发展的全新图景。海南自贸港建设迎来关键突破:首批31个封关硬件项目全部落成,信息化系统上线试运行,向着贸易自由港大步迈进。
新增33项鼓励类产业目录,药品“零关税”政策落地,59国免签范围扩大,从医疗康养到跨境贸易,处处都是新机遇。全年GDP达7935.7亿元,17.2万人找到新工作,城乡收入节节攀升。当发展机遇与碧海蓝天完美融合,谁能拒绝在海南开启新生活?
在人们的印象中,东北的冬天寒风凛冽,冰雪覆盖大地,而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却成为了东北朋友的第二故乡,这背后的奥秘,与海南独特的气候息息相关。
海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一年仅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夏季没有令人难耐的酷暑,冬季也十分温暖,平均气温在22度到27度之间,四季如春的气候让这里成为了天然的避寒圣地。
相比之下,长江三大火炉城市夏季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天气,太阳辐射直接加热地表,再加上低海拔河谷地形导致热空气难以扩散,使得气温急剧上升,白天与夜晚都酷热难耐。
而海南四周环海,海洋就像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有效调节气温,让沿海地区的气温上升较为缓慢,不会出现内陆沿江城市那样的高温酷热天气。
正因如此,数以万计的东北朋友不远千里来到海南定居,在这里开启新的生活,海南也因此获得了“东北第四省”的称号,成为了南北文化交融的独特之地。
海南如今人口1048万,拥有30多个民族,主要以汉族、黎族、苗族以及回族为主,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82%。而黎族作为岛上最早的居民,早在远古时期就踏上这片土地,在这里耕种劳作,开启了海南的文明篇章。
秦汉时期,海南设立崖州,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它一直是我国领土重要的一部分。
到了唐代,海南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时,因风浪受阻滞留海南,在此传播佛法,为海南的佛教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宋代,苏东坡被贬谪至儋州,他在此办学堂、兴教育,培养出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苏轼带来的中原文化,极大地影响了海南的文风。
明清时期,海南的移民潮兴起,大量来自福建、广东等地的百姓迁居至此,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手工业技艺,进一步推动了海南的经济发展。
1950年海南岛战役后,海南并入广东,直到1988年才独立建省,成为我国最年轻的省级行政区。这段漫长的历史,见证了海南的发展与变迁,也让它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海南,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黎族的传统服饰、歌舞、建筑,苗族的特色民俗,回族的宗教文化等,都为海南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每一处古老的村落、每一种传统的手工艺,都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了世界上最美的岛屿之一,这里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令人流连忘返。
有着“中国马尔代夫”之称的蜈支洲岛,是国内最受欢迎的潜水圣地之一。海水能见度高达27米,五彩斑斓的珊瑚礁和热带鱼群构成了梦幻般的海底世界,吸引着无数潜水爱好者前来探索。
而三亚龙湾,有着“天下第一湾”的美誉,7公里长的银白沙滩细腻柔软,海水清澈见底,是潜水、冲浪等水上运动的绝佳之地,无论是漫步沙滩,还是投身大海的怀抱,都能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惬意。
南山文化旅游区则是祈福圣地,108米高的海上观音像巍然屹立,成为海南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在这里,佛教文化、自然风光和园林艺术完美融合,漫步其中,既能感受心灵的宁静,又能欣赏山海相依的壮美景色,让人在游览中得到身心的放松与洗礼。
除了这些自然与人文景观,海南还有着现代科技的印记。文昌火箭发射中心作为中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见证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腾飞;博鳌论坛总部的永久所在地博鳌,不仅是中国和世界连接的重要桥梁,更是兼具亚洲特色和全球影响的国际交流平台。
海南的环岛高速将这些景点串联起来,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人们能够轻松领略海南的多元魅力。无论是追求刺激的水上运动,还是向往宁静的心灵之旅,亦或是对现代科技充满好奇,海南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素材源自@猩球世界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