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天地一派萧瑟,走在路上,脚下是厚厚的落叶,窸窸窣窣的,每一步都踏出岁月的回响。路旁那些老树,枝桠纵横交错,在灰蓝的天幕上画出无数裂痕。夏日里蓊郁的、几乎有些嚣张的绿意,此刻都已收敛,只剩下删繁就简的枝干。叶子还在不疾不徐地落着,一片,又一片,打着旋儿,像褪了色的信笺,从高处寄来,内容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飘零的姿态本身。我的目光顺着那黝黑的树干向上,又向下,想象着那深埋于泥土中的、看不见的根系。这情景,不知怎的,叶芝的诗句从心底浮了上来:
虽然枝条很多,根却只有一条;
穿过我青春的所有说谎的日子
我在阳光下抖掉我的枝叶和花朵;
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
——叶芝《随时间而来的真理》
叶芝,爱尔兰诗人,其诗吸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精华,几经变革,最终熔炼出独特的风格。叶芝这首诗阐述着,有一种根植于人之深处的本源。这种本源不但会控制我们的命运,我们可以抛掉外部的所有东西,枝叶也好,阳光也罢,但这种本源我们无法抗拒,而且,它将引领我们获得生命的真理。叶芝还强调了时间。进入人生中途的我们,就像秋天的大树,需要抖落那些不必要的树叶。经历了狂热、虚妄、孤独,我们不得不静下来,慢下来,梳理自己的枝条,真实地面对终点。也正因为慢了下来,我们才有时间恢复理性,梳理灵魂深处的疑惑。也许此刻,我们就能够收获平静与安宁,得到随时间而来的真理。
“虽然枝条很多,根却只有一条。”这诗句,年轻时也读过,当时却只觉其音调铿锵,意义是隔膜的。那时节,我们谁不是一株疯长的植物?拼命地抽枝,贪婪地绽蕾,向着每一寸阳光、每一滴雨露伸展,唯恐自己的“枝条”不够繁茂,不够惹眼。那“根”是什么,是顾不上去想的。我们在青春的林子里莽撞穿行,每一个岔路都想去探索,每一朵怒放的花都想去攀折。我们急于用茂盛的枝叶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用喧哗的绿意掩盖内心的惶惑。我们忙于用枝叶构建一个华丽的、说谎的青春。那谎言,或许是关于爱情永恒的誓言,或许关于理想必胜的信念,或许关于自我无所不能的幻觉。
那些日子,叶芝称之为“说谎的日子”。这“谎”,并非指道德上的欺诈,而是指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欺骗——我们以为世界是无限延展的枝叶,却忘了供养这一切的,是那一条沉默的、深扎于黑暗泥土中的根。我们忙着在阳光下招展,枝叶婆娑,花朵明艳,自以为荣耀、爱情、世俗认可这些摇曳的“枝叶”,便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了。
然而岁月自有其冷酷的辩证法。它不与你争辩,只是沉默地、一季一季地吹着风。渐渐地,你会发现,有些枝条是徒耗养分的,有些花朵是轻薄的,有些阳光许诺的温暖,背后藏着寒凉的阴影。于是,像诗中所说,走到了一个“现在”,一个中年的、秋天的“现在”,你终于“在阳光下抖掉我的枝叶和花朵”。这“抖掉”,并非一种惨烈的决绝,更像是一种无奈而又必然的脱落。是热情冷却后,理性便开始清明;是喧嚣平息后,声音才能沉静。那些曾经视若珍宝的浮名、情热、争执与虚荣,都像这满地的落叶,终于可以平静地任其飘零了。
这并非衰败,而是一种整理。像这秋日的树林,褪尽了华裳,反而显露出它本真的、瘦硬的轮廓。想起身边有位朋友,前些年还在生意场上来往奔走,觥筹交错,言必称宏图,日程表精确到分钟。去年却忽然歇了下来,回到老家,在旧书堆里和一方小院中找到了从未有过的安宁。他说,从前像个陀螺,被无数的掌声抽打着旋转,却不知中心何在。他说,从前是活给世界看,总觉得身上挂满了叮当作响的标签,现在一件件摘下来,才觉得身子轻了,呼吸也顺畅了。我想,他抖落的,便是他的“枝叶和花朵”罢。而我们每个人,或早或晚,不也都要经历这样一场精神的秋日么?我们慢下来,并非全然是力不从心,更是因为需要时间,像梳理一团乱麻般,去梳理灵魂深处那些盘根错节的疑惑。
抖落了一切,然后呢?叶芝说:“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
抖落之后,生命呈现出一种洗练的疏朗,如同这秋日的树,木叶尽脱后,每一根枝条的走向都清晰、坚韧,直指天空。“枯萎”二字,初看是触目惊心的。它意味着收缩、干燥、失去水分与光泽,是生命的退潮。然而,若没有这退潮,我们又怎能看清那一直被海水覆盖的、坚实的大地?青春的真理是向外扩张,是“有”;而中年的真理,或许是向内收敛,是“无”。正是在这看似“枯萎”的状态里,那些由外界赋予的、变幻不定的意义消散了,我们才可能触碰到那一条唯一的“根”——那个超越了一切社会角色与世俗伪装的本真的自我。
那条根,是我们所有行动与选择的源头,是我们命运底下那沉默的河床。我们无法抗拒它,正如树木无法逃离滋养它的泥土;我们唯有顺着它隐秘的指引,才能抵达生命的澄明之境。细细品味,“枯萎”这个词,用得何其勇敢!它坦然接纳了生命的衰减与局限,不再与时间的流逝徒劳抗争。这不是死寂,而是一种沉潜,一种将能量从外部世界的征伐收回,用于滋养内在精神的转变。真理,或许并不在远方炫目的光芒里,而就在这归根返朴的沉寂之中。
一阵稍大的风过来,卷起地上的落叶,形成一个小小的、金色的旋涡。它们飞舞得那样尽情,仿佛不是在告别,而是在完成最后一场,也是最自由的一场舞蹈。然后,一切又缓缓落下,复归于泥土的宁静。我站住了,感到一种深沉的倦意,然而这倦意是平和的,并不令人悲伤。这满眼的凋零,竟给了我一种奇异的安慰。我也不再需要那些繁茂的枝叶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了。就在这枯萎里,在这万物的静默中,我仿佛听见了那一条“根”在地下呼吸的声音,低沉,而真实。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