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用心去爱孩子、照顾孩子,却常常无意识地用嘴去伤害孩子。
有些话,我们自己说出口觉得没什么,但在孩子那,可能伤害就是一辈子。
最伤孩子的4句话,你可能一直在说,以后要忍住别说。
一:“要不是因为你”
朋友跟我说,她永远记得一个画面。
那时候她7岁,客厅里爸爸和妈妈吵得特别激烈,她吓得缩在角落里哭。
吵完后,爸爸摔门而出,妈妈冲过来一把拎起她,朝她大吼:
“都是因为你!要不是你,我早就跟他离了,何必要过这种日子!我造的什么孽要把你生下来,我的人生全被你给毁了!”
那时候,她脑袋一片空白,妈妈还说了些什么,她完全没听到,她只知道:
“我是一个累赘,是一个错误,是妈妈痛苦的根源。”
从那时候开始,她就很恨自己。
每当和小伙伴们玩得开心时,她就能听到一个声音:“你让妈妈那么痛苦,你怎么配得上快乐?”
她变得异常讨好,小心翼翼地做每一件事,生怕妈妈不开心。
她努力考试,次次得第一,只为了让妈妈高兴。如果哪次没考好,她觉得自己犯了天大的错,没法原谅。
很多年后,她和妈妈聊起那个场景,说起那句话。妈妈有些不耐烦:
“有吗?我怎么不记得?”
“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你记得这么清楚,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怎么就不记?”
朋友说,看到妈妈风轻云淡的样子,她的眼泪差点就掉了下来。
说的人已经忘了,可听的人,却从此背上了一生的枷锁。
我们不如意时,很容易将怒火转移到孩子身上,而一生气,就会脱口而出:
“要不是因为你!”
要不是因为你,妈妈现在是高管了。
要不是因为你,妈妈怎么会跟你爸爸在一起。
要不是因为你,我的人生不会这么糟糕。
这样的话语,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打击,把他的人生全盘否定了。
他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这种从根源上怀疑、否定自己的信念,会让他在今后的人生,很难快乐起来。
如果你也曾跟孩子说过类似的话,以后可千万别再说了,开玩笑都不可以!
二:“你再这样我不要你了”
有位网友分享说:
她4岁的时候,在超市特别想吃一种糖,缠着妈妈买。
妈妈不给买,她就坐在地上哭。妈妈没有安慰她,而是直接甩开她的手,一边往外走一边说:
“哭吧,我不要你了,你被坏人带走吧。”
看着妈妈离去的背影,一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恐惧感席卷而来。哪怕现在已经30岁了,她依然深深地记得那种感觉。
当时她像疯了一样追了出去,死死抱住妈妈的腿,哭到呕吐。
现在妈妈总说和她不亲,母女俩关系疏远。
但妈妈不知道,那种“被抛弃”的不安全感,就像一根刺,从小扎在她心里。
结婚以后,她会无意识地讨好老公,生怕听到一句“我不要你了”。
虽然她也知道这样不对,可这种不安全感,就是没法摆脱,活得特别累。
“我不要你了”这句话,对孩子的杀伤力极大。
任何一类动物幼崽,当妈妈不要它、抛弃它时,就意味着,它随时会面临死亡。
这是对安全感的一种最直接地摧毁。
虽然我们自己知道,这只是气话,不可能真的不要他。
但孩子却分辨不清,他会把大人的话当真,然后活在恐惧里。
那种不安,会伴随他一生。
三:“你看看别人家孩子”
表哥自从出去上班后,几乎就不跟家里人联系。
一年能回来一次,已经很不错了,有时候几年都不回。
姑父逢人就骂:“真是生了个白眼狼,我就当没这个儿子。”
可我知道,为什么表哥对家里,尤其对姑父如此冷漠。
他跟我说过,他人生最黑暗的时刻,是高考后。
当时成绩不错的他,考砸了,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姑父红着眼,当着村里人面指着表哥鼻子骂:
“你连隔壁某某某都不如,你就是个废物,要你有什么用?!”
表哥没有提复读的事,转身收拾东西就出了门,进了远方一个工厂。
我现在都替他可惜,毕竟,从小到大,他一直是我的学习榜样,成绩从来没掉过班上前三。
可一次聊天时,他告诉我:
“从小到大,我在他眼里,总是不如这个、不如那个,我就算过得再好,也不如别人。
既然别人那么好,就让别人当他儿子吧。”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缺点,如果我们只看到他的不足,并且拿这个不足和别人家孩子比较。
那孩子慢慢的,就真的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哪怕他做得再好,也是“不好”的。
这样的孩子,会不断怀疑自己:
“我真的好蠢。”
“我就是太笨了。”
“我真的好粗心,什么都做不好。”
他会觉得,父母只爱“别人家孩子”,不爱他。
他长大还会很焦虑,也时常苛求自己,经常心累。
而且,常被比较的孩子,他不是更努力了,而可能是变得“嫉妒”了,嫉妒别人比他好,嫉妒别人获得成就。
嫉妒心强的孩子,很容易犯错、走弯路,做出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的事。
四:“闭嘴,不许哭!”
一位宝妈说,女儿三年级时,养的仓鼠死了,她哭得很伤心。
一听孩子哭,妈妈莫名就感到烦躁,但她还是耐着性子安慰:“好了好了,别哭了,一只仓鼠至于吗,妈妈再给你买一只。”
女儿哭得更大声了:“不,我就要团子(仓鼠名),我不要它死。”
一看女儿这样,妈妈来脾气了:“哭哭哭,就知道哭,闭嘴,不许哭了!”
女儿被吓到了,确实没哭了,而是默默把仓鼠埋了。
但从那件事后,女儿在她面前,哪怕再伤心,也只憋着,不哭出来。
后来她才知道,女儿遇到事情,都只跟朋友说,或者写日记,从来不主动开口跟她讲。
妈妈很是懊悔:“孩子哭是很正常的,但我却很少允许她哭,一哭我就烦她。现在,她也烦我了,什么事都不跟我说了。”
孩子哭,是发泄他的情绪,如果我们堵住不让他哭,那这种情绪,就会被刻意压制。
压着压着,等哪天压不住了,他就会用特别激烈的方式爆发出来。
或者如果我们连他爆发都不允许,他就会转为对内攻击自己,比如伤害自己,或者抑郁。
所以,当孩子哭时,我们不妨告诉自己:
“他有权利喜怒哀乐,我不能连这都要控制他。”
多说几遍,慢慢的,你就会发现,面对孩子哭闹,你会平静很多。
以上4句话,最伤孩子,记得别再跟孩子说啦!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