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远居然没进名单?周启豪排名 33 都能上,教练组到底在想啥?”
2025 亚洲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名单一公布,球迷群里直接炸开了锅。
10 月 11 日就要在印度布巴内斯瓦尔开赛,这场聚集 35 个亚洲队伍的大赛,不仅关乎下届团体世乒赛门票,更是国乒在去年仅获两枚金牌后的 “复仇之战”。
孙颖莎、王楚钦领衔的阵容看似豪华,可男团的选人争议却让所有人捏了把汗, 放弃世界冠军选黑马,国乒这步棋到底藏着什么深意?
先把关键信息摆清楚:这次国乒派出 10 人全主力阵容,男队是王楚钦、林诗栋、梁靖崑、向鹏、周启豪,女队则由孙颖莎、王曼昱、陈幸同、蒯曼、王艺迪坐镇。
赛事连着中国大满贯的赛程确实要命,9 月 25 日大满贯落幕,不到一周就得转战印度,主力们的体能将面临极限考验。
但真正让球迷吵翻天的,还是男团名单里的 “意外之选”。
最让人费解的当属林高远的落选。
这位拿过多个团体赛世界冠军的老将,此次彻底被排除在外,取而代之的是世界排名第 33 位的周启豪。
要知道,不光林高远,连陈垣宇的排名都比周启豪高出不少。
网友 “乒坛老炮儿” 直言:“就算高远近期状态一般,可团体赛经验摆在那儿,周启豪外战不稳的毛病还没改啊!”
另一位球迷则反驳:“别忘了去年亚锦赛男团夺冠就有周启豪,教练组肯定比咱们看得远。”
其实掰开揉碎了看,这份名单里藏着国乒的 “算盘”,三个例子就能说明白教练组的考量绝非心血来潮。
第一个例子是周启豪的 “逆袭密码”。
虽然他的世界排名不高,还有 “内战王外战软” 的标签,但今年 WTT 阿拉木图站的比赛里,他实打实击败了日本主力松岛辉空,最终拿下男单亚军。
更关键的是,他曾在国内赛事中连赢马龙、樊振东这样的顶尖选手,这种 “遇强则强” 的特质在团体赛中可能成为奇兵。
对比之下,林高远自巴黎奥运会后状态持续下滑,今年亚洲杯还输给了张本智和,教练组选择更有近期爆发力的周启豪,本质是赌 “状态优先于排名”。
第二个例子看女队的 “取舍智慧”。
看似没争议的女团名单,其实藏着更长远的布局。
准主力陈熠近期进步飞快,从二线队冲到世界前十,可还是没能入选。
这并非否定她的实力,而是因为女团目标明确, 夺回去年丢失的冠军。
孙颖莎和王曼昱的女双组合胜率接近百分之百,陈幸同、王艺迪的大赛稳定性久经考验,蒯曼的双打能力更是在瑞典大满贯混双夺冠中得到验证。
就像网友 “乒乓小花” 说的:“女队这阵容是‘无短板配置’,每个位置都能扛事,陈熠还需要更多大赛打磨。”
第三个例子是小将向鹏的 “成长机会”。
作为名单里最年轻的男队成员,向鹏近期的上升势头有目共睹。
教练组特意派他参赛,显然是为了洛杉矶奥运周期储备人才。
团体赛对抗强度大、压力足,正是磨炼年轻选手的最佳舞台。2023 年平昌亚锦赛上,中国台北小将高承睿就曾给王楚钦制造过 “刻骨铭心的挑战”,可见亚洲赛场藏着不少黑马。
让向鹏提前适应这种高强度对抗,远比在低级别赛事拿冠军更有价值。
再看国乒这次的真正对手,就更懂这份名单的深意了。
日本队依旧是最大威胁,女队的张本美和去年亲手击败过孙颖莎,今年亚洲杯又差点把孙颖莎逼到绝境,两人的六局大战至今让球迷记忆犹新。
还有顶尖削球手桥本帆乃香,打球风格刁钻,对阵国乒主力胜率不低,堪称 “隐形杀手”。
男队这边,张本智和虽然在亚洲杯小组赛爆冷输球,但淘汰赛迅速回暖,给梁靖崑制造了不小麻烦。
面对这样的对手,国乒的阵容其实暗藏 “双核 + 保障 + 潜力” 的三重保险。
男队里,王楚钦和林诗栋稳居世界前二,积分差距仅 50 分,既能竞争又能协作,这种 “双核驱动” 是团体赛的核心底气;
梁靖崑的强力进攻能在僵局中破局,就像去年亚洲杯对阵张禹珍时,即便苦战五局也能拿下关键分。
女队更是 “全员王牌”,世界前五悉数出战,去年包揽四强的统治力还在,夺回冠军只是时间问题。
有球迷担心赛程密集会拖垮主力,但别忘了国乒历来擅长 “以赛代练”。
王楚钦从多哈世乒赛开始就接连夺冠,状态稳定得可怕;孙颖莎的正反手实力愈发均衡,对付张本美和这样的新星更有心得。
更重要的是,去年亚锦赛仅获两枚金牌的 “耻辱”,早已成了全队的动力。就像孙颖莎在训练采访中说的:“每一场比赛都是为了证明自己,去年丢的冠军,今年一定拿回来。”
说到底,球迷纠结林高远落选、周启豪入选,本质是对国乒的爱之深责之切。
但教练组的选择从来不是看 “过去的功劳簿”,而是算 “未来的明细账”:既要拿下眼前的亚锦赛冠军,更要为洛杉矶奥运会培养可用之才。
周启豪的近期状态、向鹏的成长潜力、梁靖崑的经验保障,再加上王楚钦、林诗栋的核心实力,这样的组合其实比单纯看排名的阵容更有战斗力。
10 月的印度赛场,注定火药味十足。35 支队伍虎视眈眈,中日对决的主旋律再次奏响,每一场比赛都可能关乎最终的冠军归属。
但无论名单引发多少争议,国乒的目标从来只有一个 —— 夺回所有金牌,证明自己的统治力。
从洛杉矶奥运周期的布局来看,这次亚锦赛更像一次 “实战演练”:锻炼新人、检验组合、摸清对手。
或许若干年后再回头看,周启豪的这次 “逆袭入选”,会成为国乒新老交替的关键一步。毕竟,没有永远的冠军,只有不断延续的传奇。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国乒如何在印度赛场书写新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