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微电子在2023年2月初把首台国产封测光刻机运到昆山同兴达工厂,这事儿当时在芯片圈子里闹得挺大。同兴达是深圳同兴达的子公司,2021年底刚建厂,主要搞芯片封装测试。他们一次性订了两台,每台1800万,总共花了3600万。
这机器专攻金凸块工艺,能处理集成电路后道封装,每月产能好几万片晶圆。工厂在昆山开发区,占地不小,有全套无尘车间。设备到货后,双方工程师马上上手安装,花了几个星期调光学系统和机械部分,确保精度到微米级。试运行时,他们先测了光电组件连接,数据出来挺稳,成本比进口DUV低七分之一。

同兴达为什么选国产货,主要因为2022年进口设备供货不稳,转头找上海微电子谈订单。从规格到售后,全聊了个遍。上海微电子2002年成立,一直钻研光学设备,这次交付算是个里程碑,证明国产光刻机能进实际生产线。3月份调试完,5月就上产能,每月金凸块处理量冲到2万片。业内人一看,这不光帮同兴达省钱,还给其他企业开了路子。后续他们签了维护协议,定期升级软件硬件。2023年上半年,同兴达订单涨了15%,多亏这低成本优势。上海微电子借势推销,昆山厂成了样板间,好几家企业来参观。
事件一出,芯片市场有点小震动。上海微电子之前掌握90nm前道光刻,但后道封装市场更大,这次进厂标志着本土设备开始分羹。2023年底,他们还传出开发28nm光刻机,股东张江集团在社交上说成功了,不过后来删帖,估计有水分。但专利显示,他们在EUV辐射发电器上有点进展。2024年,另家公司宇亮生28nm浸没式DUV在测试,SMEE也申请专利改善芯片图案质量。到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自给率从2024年的13.6%爬到预计50%,刻蚀和CVD领域进步明显。芯片产量2025年预计涨14%,远超美洲的5%。

美国、日本、荷兰从2023年起就联手管制光刻机出口,对中国企业下手狠。2018年中芯国际订ASML的EUV,付了定金,美国一搅和,到现在也没到货。2023年1月三国谈妥,限制DUV出口。荷兰3月8日出新规,日本7月跟上,管23类先进设备。ASML和尼康得申请许可才能卖给中国。2024年9月,荷兰政府收回对两款ASML工具的出口控制,从美国手里拿回。12月,美国更新禁令,影响ASML展望,但还在2025预期内。2025年1月,荷兰又改措施,4月1日起收紧先进半导体设备出口。

这些管制直击中国供应链。美国用实体清单和许可要求,堵技术流动。日本荷兰维护自家优势,但忽略中国本土创新。2025年美国还加0% de minimis规则,基本封死先进光刻进中国。荷兰部长说这是国家控制升级。日本也调整,防技术外流。三国联盟想保住领先,但中国企业没闲着,转头加大研发。2023年进口芯片砍960亿颗,2024年前期又降26.5%到676亿颗。自给率稳升,2025年底可能近50%,虽没到70%目标,但步子不小。

比尔盖茨从2020年起就聊过这事儿。9月播客里他说,美国不卖芯片给中国,会逼他们自产,还丢美国工作。2023年2月慕尼黑会议,他又说美国挡不住中国芯片发展。2025年5月采访,他直言禁令让中国全力冲芯片制造和AI,举例华为昇腾和DeepSeek进展。盖茨看准中国市场大,能快速赶超。英特尔中国营收占27%,约146亿刀,AMD占15%,34亿刀。一旦自给率上,美企丢市场超2800亿。盖茨说禁令反噬,推动中国创新,高通英特尔压力山大。

盖茨这些话基于事实。美国企业业绩下滑,英特尔2024营收降2%到531亿,中国占比升29%。AMD中国营收占24%。中国砍海外单,转本土供应商。高通想稳中国业务,但竞争烈。ASML尼康销量掉,份额移。中国半导体产能2025涨6.6%,走向独立。管制虽严,但加速本土突破。SMEE继续推光刻,计划更高级型号。同兴达厂满负荷,产能翻倍。三国没想到,这搬入事件成了转折点。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