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毅然离开央视,选择孤身回乡创业,如今他过得是否如意?

编辑人:A.ZLT

十年前,他的一则辞职信,打破了大众对于“成功”的固有认知。

他就是前央视主持人赵普。

曾经凭借着《朝闻天下》《聚集小升初》等热门栏目,火爆全网。

然而正处事业巅峰之际,他却毅然选择离开,亲手打破“铁饭碗”。

从央视主持到孤身回乡创业,无数人都质疑他是不是“疯了”。

如今10年已过,曾经怀揣着创业梦想的赵普,现在过的还好吗?

01成功进入央视

谁曾想,无数人挤破脑袋都进不去的央视,而他却说走就走。

1971年,赵普出生于安徽省的一户普通家庭。

他并不像大多数主持人那样,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

由于家里的孩子众多,导致家庭经济十分困难。

作为家中老小,当时他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主动提出辍学并决定参军。

于是,在赵普16岁时,怀揣着报国热情,正式踏入了军营大门,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

进到部队的他,被分到了北京某后勤部队。

在新兵连的联欢晚会上,他表演了诗朗诵。

那晚,在场的官兵都被他那嘹亮的声音和丰富的情感所折服。

于是新兵连一结束,他就被分配到了连队当司号员。

在当司号员的日子里,经过他不断的努力下,逐渐掌握了播音知识。

并梦想着日后能够成为一名专业的主持人。

于是在部队里没待几年,他便复员回家。

1990年,退伍后的他被分配到了安徽省体育馆。

起初在人事科工作,但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办公室生活,让他感到无聊至极。

于是在工作之余,他也会前去合肥广播电台兼职,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播音水平。

1994年,安徽省气象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名临时气象播报员。

听到消息的赵普喜出望外。

凭借着在部队学习的播音基础和自身的努力外,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应聘。

但没经过专业学习的他,很快便在一次次直播中逐渐暴露出了自己的不足和短板。

所以为了进一步系统学习和掌握有关播音的主持知识。

赵普选择前往北京广播学院学习。

然而身为初中学历的他,想要考入北京学府,可谓是难上加难。

可是他硬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经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学习,最终收到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成功的进入到了北京广播学院的播音系干修班。

在接受了专业知识培训后,他的主持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并逐渐的向主持人的终极目标之地央视发起了“进攻”。

2006年,赵普参加了“魅力新搭档”主持人选拔赛。

凭借独特的主持风格和扎实的业务能力获得观众们的认可,并成功进入央视。

然而好不容易敲开了央视大门,他却在今年后突然离开。

02回家创业

在进入央视后,他便担任起了新闻资讯节目《朝闻天下》的主持人。

这档节目每天清晨6点开播。

对于主持人而言既要对抗凌晨早起的疲惫,同时还要保证镜头前的思路清晰。

这给对于刚刚进入央视的赵普来说,无疑是对他专业度和抗压性的极大考验。

可他很快便适应了这档节目播出的时间节奏。

在节目中,凭借着稳定且温和的语气,逐渐成为了观众们心中“清晨的熟悉声音”。

之后,他又陆续参加了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等重大事件的直播。

又在2010年获得了央视双十佳一等主持人的称号,并获中国播音主持 “金话筒奖” 提名。

此时的赵普,在央视可谓是前途充满无限可能。

但他之后的一个决定,却把“无限可能”转向了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他决定要彻底离开主持行业,前往老家安徽,从零开始创业。

尽管身边人都劝他不要“做傻事”,可他仍旧一意孤行,坚持己见。

2015年,赵普在主持完《晚间新闻后》后,便申请离职,返回了老家安徽。

受到非遗匠人技艺失传的触动,他决定“让传承成为潮流”。

于是在他创业初期,便将目光锁定在了安徽传统手工艺。

期间,他不断往返于安徽黄山,宣城,池州等地的几十家老作坊。

其中在黄山歙县砚雕坊时,为了能够完整的记录从选竹到成品的72道工序。

硬是苦蹲了半个月,还因长时间接触竹篾导致双手多处划伤。

在记录时,赵普团队使用了“双轨记录法”。

像竹编时“破竹要顺着纤维纹,角度偏 1 度就会断篾”等口口相传的技巧,要逐字纪录。

而捕捉手艺人的手法和“运动轨迹”时,则需要用近景,特写镜头把这些手法技巧拍清楚。

文字和摄像的同时记录,可以确保老手艺的记录记完整又立体。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为让手艺人能够赶上时代的潮流。

他从零开始学习拍摄短视频和电商的运营。

面对资金的压力,他没有找明星资源“走捷径”。

而是自掏腰包,来补贴初期的运营。

最终在赵普的不断努力下,他的首次创业,便迎来了黎明曙光。

03创业成功

2016年,他发展传统手工艺的事件被传开后,一个叫“东家”的APP找到了他。

这是一个专门售卖售卖传统手工艺的电商平台。

面对东家APP的邀请,他明白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合作。

更是将传统手艺向世人展示的更持续更可靠的窗口。

许多手艺人卖不出去作品并不是因为手艺不行,而是缺乏重要的平台。

而东家APP的到来,让赵普看到了手艺走出作坊,对接全国市场的希望。

于是赵普便与东家APP创始团队建立合作,成为了联合创始人。

赵普也通过自己在央视积累的人脉,吸引了上千名手工艺人入住APP。

曾经那些卖不出去的手作,也通过电商平台打开了销路。

随后,为了进一步为平台带来流量和手工艺曝光度。

2017年,赵普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匠人大会。

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名优秀匠人参与。

同时还引来了文艺界,学界等多方重要参与者,形成了跨领域的交流矩阵。

这场“盛宴”,不仅是赵普从“单点扶贫”转向“行业共同发展”的标志。

更让传统手工艺首次以大规模化的形象进入到了公众视野。

并为后续连续举办五届匠人大会奠定基础。

经过此次活动,东家APP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大会结束后的1个月内,APP的下载量就暴增。

注册用户也实现了重大突破。

其中安徽竹编,景德镇陶瓷等小众的工艺种类,也一度达到月销300万。

在他的带领下,东家APP的发展越来越迅速。

越来越多的传统工艺技术和工艺作品被更多的人熟知。

如今的赵普,有着东家联合创始人,中国手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等多重身份。

从央视辞职到如今的传统手艺的“守护推动者”。

他的转型成功不是偶然,而是用10余年时间从“记录者”再到“创新构建者”的层层递进。

如果有人问他“选择重来一次还会选择传统手工艺嘛”,相信他肯定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这条道路。

参考资料:2022.8.24

参考资料:2017.07.26

参考资料:2025.03.13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财经   如意   回乡   孤身   央视   年前   东家   手工艺   手艺   传统   安徽   主持人   匠人   手艺人   安徽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