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中的生命驰援:王松骑行70公里为"熊猫血"患者送希望

通讯员(王青竹 何秋红)

7月7日傍晚,随州市解放路献血屋的灯光下,一个汗流浃背的身影匆匆进门。刚从随县万和镇骑行70公里赶来的王松,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珠,径直走向登记台:"我是王松,听说有病人等着用血?"

当天下午3时,市中心血站接到紧急求助:一名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患者术中急需输血,而库存已告急。血站工作人员接连联系多位登记在册的"熊猫血"献血者,均因"在外出差""突发感冒""家中急事"等原因无法赶来,患者的安危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下午4时15分,工作人员拨通了王松的电话。得知情况后,正在万和镇上班的王松当即表态:"病人要紧!我一下班马上过去,一定到!"

傍晚6时,下班铃声刚响,王松买了两个面包充饥,便骑上摩托车往市区赶。70公里的路程中,一半是蜿蜒的乡村公路,夏日傍晚的阵雨不时落下,他却丝毫没有放慢速度。

晚上8时10分,天色已黑,浑身被汗水浸透的王松终于抵达献血屋。"不好意思,路上有些不好走,没耽误事吧?"他喘着气问道,眼神里满是急切。

经过健康检查,8时15分,王松开始献血。看着血液顺着导管流入血袋,他疲惫的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只要能帮上病人,跑再远都值。"据了解,王松2年前得知自己是RH阴性血后,便加入应急献血队伍,"就想着万一有人需要,能搭把手。"

当晚8时30分,这袋带着温度的血液被紧急送往血站化验,以尽快输入患者体内。而献完血的王松婉拒了工作人员留餐的好意,再次骑上摩托车消失在夜色中——他需赶回万和镇的家,只为不耽误第二天上班。

"他没说一句豪言壮语,却用最实在的行动,在夜幕里架起了一座生命的桥梁。"血站工作人员表示,正是王松这样的普通人一次次挺身而出,让稀有血型不再成为生命阻碍,让爱心在传递中永远滚烫。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旅游   熊猫   夜幕   患者   生命   王松   工作人员   傍晚   阴性   病人   随州市   血液   摩托车   下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