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殷商”添4件展品,3件妇好珍藏近半个世纪首次重逢

8月5日,正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出的“看·见殷商”展览迎来4位新嘉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的4件文物。其中,3件商代女战神妇好珍藏跨越近半个世纪首次重逢。

图为嵌绿松石饕餮纹罍。

新增展品嵌绿松石饕餮纹罍独享一个展柜,与妇好鸮尊成了邻居。这件铜罍圆肩、腹部微鼓、下部斜收,颜值颇高——肩部四面中心饰以浮雕式兽首,其中两个中空,可以系带;腹部四面各以扉棱为轴线,饰有饕餮纹。

不少参观者在嵌绿松石饕餮纹罍前驻足。

“仔细看,这件文物通体铸槽,内嵌绿松石,工艺精湛,色彩瑰丽,在商代青铜器中实属罕见。”策展人高红清介绍,这件文物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时期的绿松石镶嵌工艺有精细、粗糙之别,反映了使用者的社会等级和身份地位,“身份越高,镶嵌的绿松石往往更精致讲究。”

旁边展柜里,妇好墓出土的3件文物再次重逢,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这3件文物体量不大,十分精细。”高红清举例,蛇纹铜铲的细节非常丰富,其上端两角内卷、平刃,铲身中腰两侧略内收,柄部及两角饰菱形纹,上粗下细,銎呈椭圆形,内有朽木。

图为蛇纹铜铲。

玉鸟刻刀的刀刃由两面磨成,似长尾小鸟:尖喙圆眼,短翅长尾,两腿前屈,双爪间有小孔。“这件文物可以佩戴,既是艺术品,又是实用器。”高红清说,推测它是用来刻甲骨文的。

图为玉鸟刻刀。

戈形器的头端作龙形,日字形眼,独角竖立,唇下垂,短身卷尾,竖看似“冠”。在龙身的下侧有一倒夔,两者巧妙地合为一体。夔口衔扁平长条形柄,柄的下端较宽,厚钝无刃,上端饰云纹和三角形纹。

图为戈形器。

新添4件文物后,殷商“文物天团”直接升级为342件套。按计划,山东博物馆藏“亚醜”铜钺将出差至8月10日。8月12日,该馆祖辛方鼎将接力展出。

图为参观者在双面铜人像前驻足。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祺瑶,武亦彬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历史   殷商   展品   世纪   饕餮   文物   刻刀   商代   展柜   博物   参观者   朽木   腹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