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交付10台,1300架订单要生产130年?外媒:C919不是波音对手


一则关于C919产能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有外媒指出,C919年交付量仅10架左右,按照其目前1300多架的订单量来计算,全部交付完竟然需要130年。

这样的说法,瞬间让C919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让不少人开始质疑,C919真的这么不堪吗?它真的如外媒所言,远远比不上波音,难以在航空市场上崭露头角?

咱们先来说说这备受争议的产能问题,确实,从目前的交付数据来看,C919的交付数量相对较少,截至2024年全年交付12架,2025年上半年也不过十几架,累计交付不超过20架。

但大家要知道,一款新机型在刚刚投入市场的初期,产能爬坡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波音737刚推出的时候,第一年也仅仅交付了几架飞机,而如今,波音737的月产量已经达到了几十架。

C919也是一样的道理,它从设计到首飞用了10年,从交付到稳定商用仅用了2年,在航空工业发展的漫长道路上,这个速度已经相当快了,完全是“压着进度表跑”。

而且,中国商飞早就对产能提升制定了系统的规划,2025年目标交付30架,到2027年目标年产更是高达150架。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新的总装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整体配套设施早在2023年就已经立项。

所以说,外媒单纯地用当前的低产能来唱衰C919,完全没有考虑到航空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C919的产能提升计划,这种说法是非常片面的。

除了产能,外媒还常常拿适航证来大做文章,他们宣称,C919拿不到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适航证,就永远飞不出中国,无法进入国际市场。

截至2025年8月,C919确实还没有获得这两大机构的认证,EASA最近更是表示,至少还需要再等3到6年,C919才有可能获得认证。

但这里面的门道,可没那么简单。

C919要走的是“首次认定的非欧盟国家机型”这条复杂的流程,这就意味着,一份设计图纸要提供四份数据说明,每一个航电测试都要单独匹配对方系统标准,审查过程极为繁琐。

而且,在波音737MAX两次坠机事件后,FAA对所有型号申请都提高了审查级别,这也使得认证时间进一步拉长。

但这并不代表C919就被国际市场拒之门外了。

要知道,除了美欧,已经有俄罗斯、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国同意给C919颁发适航证,这足以说明C919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国际上许多国家的认可。

与此同时,C919已经成功开通了上海至香港的跨境航线,迈出了走出大陆市场的重要一步。

并且,越南民航局在2025年3月提交了提案,计划允许以中国民航适航标准进口C919,避开FAA/EASA的审批瓶颈。

如果这类法规修改能够落地,C919最快在2026年就能进入“越南—印尼—马来西亚”这条市场带,而这里恰好是全球最密集的中短程航线区域,也是波音和空客的主力机型A320neo和737MAX的核心地盘。

所以,外媒用适航证来断言C919飞不出国门,完全是站不住脚的。

说到C919,就不得不提它与波音在技术层面的对比,波音737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历经多代改进,技术成熟且经过了长期的市场验证,但其早期设计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新技术的应用。

而C919是我国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在21世纪从零开始正向研发的全新机型,没有历史负担。

在机身结构和气动布局上,C919采用了先进的设计,其机翼与发动机短舱一体化设计,避免了机翼与短舱之间强烈的相互干扰,相比空客和波音机翼与发动机短舱分别设计的做法,获得了更优异的性能。

在复合材料应用方面,C919也达到了很高的比例,机身结构和内饰更是实现了100%国产。

而且,C919的科研人员花费了上万小时,对飞机的气动布局进行优化,进行了无数次的风洞测试,才使得C919拥有了良好的飞行性能。

再看性能指标,在航程方面,波音737不同型号的航程有所差异,一般在4000-6000公里左右,C919的标准航程为4075公里,增大航程为5555公里,在中短程航线市场,C919的航程完全能够满足需求。

载客量上,波音737常见型号的载客量在130-230人之间,C919座级为158-168座,两者在主流的单通道客机载客量区间内基本相当。

燃油效率方面,C919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发动机和气动设计,燃油消耗相比同类型的波音737可能会更低,这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也符合当今航空业对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要求。

座舱舒适性上,C919中间座位特别加宽,宽度甚至超过了空客A320neo和波音737MAX8,给乘客带来了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C919作为我国民用航空工业的重要成果,自诞生以来就备受关注,虽然目前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已经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客户的订单。

截至2025年2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商飞累计获得C919订单近1500架,其中确认订单累计近1000架,这些订单就是市场对C919认可的有力证明。

而且,随着国内航空需求的不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市场将占据全球飞机订单的三分之一,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为C919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另外,咱们也得看看波音自身如今的状况,波音737MAX曾因安全问题停飞两年,这一事件对波音的声誉和交付率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即便到了现在,波音仍然面临着罢工和关税等问题。在中国暂停波音部分飞机的交付后,波音更是丢失了上百架订单,这些订单纷纷转向了空客和C919。

这说明,在市场竞争中,波音也并非无懈可击,C919完全有机会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咱们再把目光放长远一些,中国商飞还将加大对航空研发的投资,启动宽体客机C929的研发项目,目标是挑战波音787和空客A350。

这意味着中国航空工业正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体系,从窄体客机到宽体客机,逐步实现全面突破。

C919目前确实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产能有待提升、国际认证还在推进、海外市场拓展需要时间,但这绝不是我们否定它的理由。

外媒的唱衰,更多的是出于对中国航空工业崛起的焦虑,在航空工业发展的道路上,每一款成功的飞机都经历过艰难的起步阶段,C919也不例外。

中国航空人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精神,从无到有,成功研制出C919,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就。

随着各项提升计划的逐步实施,C919必将在全球航空市场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向世界证明中国航空工业的实力。中国在进步,未来可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科技   波音   订单   对手   产能   市场   航程   航空   中国   客机   机翼   飞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