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凭什么?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正和岛)

作 者:豆汁儿

午夜时分,站在五一广场的天桥上往下看,霓虹依旧闪烁,茶颜悦色门口依然有年轻人捧着杯子谈笑,文和友里飘出的小龙虾香气依旧勾人魂魄,黄兴路上的人影绰绰,似是永远不会散场。

长沙,到底凭什么?

凭什么让年轻人拖着行李箱一下高铁就直奔奶茶店?凭什么让文和友单日取号破三万?凭什么在五一商圈,每天有超过50万人在这里流动?

在这个“所有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的时代,这座中部省会,却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中国新消费品牌的“热带雨林”。

图源:潇湘晨报

从"网红"到"长红",从"娱乐之都"到"新消费之都",长沙这座千年古城,到底做对了什么?

“永不打烊”的一座城

走在凌晨的长沙街头,你会怀疑这座城市的居民是否需要睡眠。

五一广场半径3公里内聚集了超20座大型商业体,媒体们都喜欢用“日均客流量堪比东京新宿”来形容。

如果你在工作日的凌晨打车经过解放西路,你会惊讶地发现街上依然人声鼎沸,酒吧门口排着队,夜宵摊坐满了人。

因为在长沙,凌晨只是夜生活的开始。

这份活力,不是偶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长沙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额的60%,位居全国前列。坡子街、解放西路酒吧街、冬瓜山夜市、扬帆夜市……这些地标共同构筑了长沙“不夜城”的底色。

而游荡在夜色中的大多不是本地人。

据官方数据,2024年,长沙接待游客2.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423.41亿元。一个常住人口1061万的城市,年接待游客量超2亿,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个长沙居民一年要接待20个游客。

而上述这些数字,都是一个个具体鲜活的生活场景:凌晨一两点,当全国大部分城市已经沉睡,长沙的街头还有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在听音乐、逛酒吧、吃烤串。不管多晚,总有大街小巷的店铺亮着灯。

这些现象都在诉说一个事实:长沙,正以“永不打烊”的城市性格,成为全国年轻人心中“最具幸福感”的消费目的地。

但热闹只是表象,真正让长沙脱颖而出的,是那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集体爆发。

“新消费军团”来了

提到长沙的新消费品牌,茶颜悦色是绕不过的一个名字。

在新中式茶饮赛道,它被公认为是最早一批将东方审美、茶文化与现代连锁运营完美融合的品牌。2013年诞生于长沙,通过“鲜茶+奶+奶油+坚果碎”的产品创新,搭配“永久求偿权”的口碑服务,在奶茶红海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图源:潇湘晨报

记得若干年前,当笔者第一次喝到他们家的幽兰拿铁,确实被惊艳到了——顶层的奶油轻盈不腻,碧根果碎香脆可口,下面的红茶醇厚回甘。并且,整个购买体验充满仪式感——店员会耐心介绍喝法,杯身的设计也很有东方美学。

所以原来从十多年前开始,茶颜悦色就懂得了一个道理:年轻人喝的不是一杯奶茶,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五一商圈单店起步,茶颜悦色如今已拥有超700家直营门店,遍布全国多地。尽管采取了相对克制的扩张策略,其单店日均卖出4000杯的纪录,至今仍是行业标杆。

而文和友,则把餐饮做成了现象级文化。

走进文和友的那一刻,很像穿越回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长沙。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牌、“长沙”“臭豆腐”“嗦粉咯”等字样、泛黄的老海报、斑驳的小广告,以及“霸得蛮”“恰饭了冇”等长沙方言,市井生活跃然而出。

谁能想到,这个如今估值超百亿的“餐饮界迪士尼”,起步于2011年文宾在坡子街摆的一个炸串摊?

创建品牌之初,文和友团队花几年时间在社区街道中寻找灵感,收集了近十万件老物件,唤起了一代人的怀旧情结。

他们的成功,是把市井烟火转化为了文旅消费IP。

在量贩零食赛道,零食很忙2017年在长沙起步,依托本地成熟的供应链基础,用低消费门槛切入大众市场。完成与江西“赵一鸣零食”的战略合并后,“鸣鸣很忙”全国门店数预计超过2万,成为长沙首家休闲零食类破“万店”品牌。

图源:潇湘晨报

另外,墨茉点心局、盛香亭等新兴品牌也展现出强劲势头。墨茉点心局回到长沙大本营后,门店月均销售额达120万元,最高突破280万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这些品牌的集体爆发,形成了声势浩大的“长沙新消费军团”。据长沙市商务局统计,目前,143个有一定影响力和活跃度的新消费品牌,在这片热土上拔节生长。

茶颜悦色、文和友还和安克创新、水羊集团、零食新势力鸣鸣很忙一起,被誉为长沙“新消费五小虎”。

“长沙是具备新消费品牌最好成长土壤的城市之一。”厘舍SPA品牌创始人李柏毅说。他开店前考察多座城市,最终选择长沙,一年开出50家店。“也是长沙给了我冲出去的勇气。”

更为难得的是,这些品牌与长沙这座城市形成了深度绑定。为了喝茶颜悦色专程去一趟长沙,在年轻人中并不稀奇。

这种品牌与城市的共生关系,成为长沙新消费的独特景观。

新消费品牌的集聚效应,直接带动了长沙消费市场的繁荣。长沙市官网统计,2024年,长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797.71亿元,增长4.2%,高出全国0.7个百分点。在《万亿俱乐部城市消费发展报告(2025)》中,该指标高居全国第5,另外在消费结构指数和教育文化娱乐指标上,长沙均高居第一。

在消费大盘疲软的背景下,长沙的消费活力显得尤为耀眼。

长沙做对了什么?

为什么是长沙?为什么这里能成为新消费品牌的高产之地?

很多人初识长沙,是因为它的“网红体质”。但长沙的厉害之处,不在于一时的流量爆破,而在于把流量转化为了“留量”。

年轻化的人口结构是第一个答案。

过去5年,长沙人口从963.6万飙升至1061.7万,年均增长近20万,其中80%为年轻人,成为全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在五一广场的客流中,90后与00后占比超70%。

图源:潇湘晨报

这座城市的消费活力,正被一群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创业者重新定义。

年轻化的人口带来更高频的消费、更开放的审美、更愿意试错的态度,也成为品牌创新的底气。

低房价释放消费潜力,是第二个答案。

长沙的房价,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堪称“异类”。2024年,长沙二手房均价在1万元/平方米左右徘徊,远低于武汉、郑州、合肥等中部省会。房价收入比保持在7以下(低于8则购房压力较小),意味着一个普通家庭7年收入就能买下一套房产。

“长沙最大的优势就是房价低。再加上新消费之都、GDP破万亿这些标签,能给一线城市回流的人以体面。”有从深圳回流的年轻人表示。

2024年《消费活跃之城报告》(下文简称《报告》)分析指出:“房价过高会对消费意愿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长沙的低房价策略,恰恰打破了大多数都市青年的生活困局。

低房价直接释放了居民的消费能力。长沙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长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65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470元。

在较低生活成本的托举下,近70%的收入流入了消费领域。

长沙素有“脚都”之名,洗脚城遍布大街小巷。长沙人兜里只剩10块钱,也会花9块钱先嗦碗粉;想吃的小店去太晚关张了,那就蹦一夜迪再去吃早场。这种“敢消费”的城市性格,很大程度上源于低房价带来的安全感。

懂内容,更懂年轻人,是第三个答案。

长沙的底色,是“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这座城市拥有全国领先的文化娱乐内容生产能力,这一基因恰好吻合上了互联网时代的流量逻辑。

作为“娱乐之都”,长沙拥有湖南广电这支文化湘军,催生了超女、快本等现象级文化产品,这种深入骨髓的内容创作能力和对年轻文化的敏感,让长沙比别的城市更懂如何与年轻人对话。

湖南广电

茶颜悦色的第一个职业经理人何一汀,曾在湖南卫视《快乐女声》节目组工作过,她早早明白“粉丝”二字意味着什么。

一开始,她就决定把茶颜悦色做成TFBOYS这样的养成系品牌,和粉丝同步成长。

2013年以前,文和友还是长沙坡子街边的一家小型炸串摊,直到当年登上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天天向上》后,订餐电话如潮水涌来,文和友乘势而上。

墨茉点心局创始人王瑜霄曾在湖南卫视担任导演;盛香亭创始人李凌子曾是长沙政法频道记者;文和友的股东中也有隐形的湖南广电人士。大量湖南广电出身的编导、策划、宣传人才进入本地消费行业,这些懂传播的创业者,不仅会做产品,更会讲故事。

“长沙的品牌非常擅长创造细腻的用户体验。”消费投资人黄海观察道。诸如茶颜悦色的中国风设计、文和友的怀旧场景、墨茉点心局的国潮元素,都体现了对年轻消费者审美偏好的把握。

而“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八个大字历久弥新,“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思想基因代代相传。还有长沙人骨子里“霸得蛮”的湖湘精神,是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执着。这种精神让长沙品牌舍得干、敢于试错,在产品和模式创新上更加大胆。

第四个答案,是政府的积极引导,这一点很重要。

长沙市政府对新消费的扶持,展现了前瞻性的顶层设计。

2025年初,长沙发布《长沙市提振消费十大行动方案》,提出打造“年轻力”与“烟火气”共融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早的2022年,长沙就出台《关于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00亿元。

“消费场景和活动,只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集中,才能形成火热的消费氛围。政府需要引导不同商圈形成各自的主题和特色,避免出现商业同质化。”长沙市商务局二级调研员黄立斌曾表示。

湖南长沙城市夜景-古建筑天心阁与现代CBD

政府对新兴消费业态包容性强。比如特地成立了新消费研究院,打造“1+3”的新消费产业服务模式,为新消费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以文和友为例,其在商场内复原老长沙风貌的场景打造涉及多部门协调,政府给予了有力支持,为创新业态落地提供了政策保障。

这种全链条的服务体系,让创业者能把更多精力放在产品和商业模式本身,而非疲于寻找资源。

长沙,你真的很会

纵观长沙新消费的蓬勃,并不是个别企业的独角戏,而是一场群像戏。

这里既有文和友、茶颜悦色这样的“领头羊”,也有墨茉点心局、盛香亭等后起之秀。品牌之间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商业雨林”生态。

果呀呀在创业初期洽谈商场铺位资源时,茶颜悦色的负责人会很自然地帮忙推荐联系人。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甚至在公开场合为果呀呀“打Call”。

“大家都觉得市场足够大,绝不是某一家能够独揽的。只要我们各自做好,整体生态就会更好——这里从来不需要‘你死我活’的竞争。”果呀呀创始人吴畏认为。

品牌联名在长沙也是常态操作。长株潭新消费联盟鼓励不同的新消费企业品牌联名合作,打造联名店、联名款,比如果呀呀x茶颜悦色的“和而不同”、茶颜悦色x新华书店联名店的“翻书阅岭”等。

“翻书阅岭”概念店,图源:

茶颜悦色官微

这些品牌共同构成了一片生机勃勃的“商业雨林”——龙头品牌吸引客流,中小品牌丰富场景,彼此支撑、相互成就。

此外,这些品牌都深耕本地文化,但也都善于用现代方式进行表达。

文和友复原老长沙街景,但内核是现代供应链管理;茶颜悦色用中国风视觉设计,但门店运营采用严格标准化;黑色经典在保留长沙臭豆腐传统工艺的同时创新"灌汁臭豆腐"。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平衡能力,让长沙新消费品牌既有文化底蕴,又不失时尚感。

还有就是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快速迭代的能力。

比如零食很忙先后开出“超级零食很忙”等超级门店,又聚焦产品品类细分,开设国内首家“纯辣”主题零食集合店。文和友不断升级场景体验,将“共创”概念融入了新空间。

2025年6月1日,“零食很辣”在长沙解放西路开业,图源:新湖南

“长沙品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消费群体研究得很透,同时特别擅长抓住情绪共鸣。”黑色经典团队分享道。

怎样从“网红”到“长红”?

新消费品牌的蓬勃生长,给长沙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变化。城市形象的年轻化转型,人口结构的持续优化,经济韧性的增强——在商业活跃度上,长沙依然在中部领先。

但长红不易,长沙新消费也面临着从“网红”到“长红”的问题。

相比于东部热点城市,长沙的产业侧重于机械重工,缺乏新兴产业。

这是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共同特点。产业不强,产业偏重老旧,无法提供更多高薪就业,影响着长沙未来的发展势头。

虽然有大量年轻人涌入长沙,但高端人才仍倾向流向一线城市。

长沙薪资不高一直广被吐槽:有双休、有五险一金、月薪5000的岗位,就可以被称为“神仙工作”了。且虽然内容型人才丰富,但管理型与研发型人才相对缺乏,制约着品牌从区域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所以虽然房价低确实是吸引人口流入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如果不具备竞争力的薪酬水平,久而久之也会产生反噬效应。

另外,长沙新消费品牌在走出长沙的过程中,面临“水土不服”的挑战。

文和友在深圳、广州等全国城市的门店中有不少闭店;茶颜悦色在长沙特有的“排队模式”,在外地消费者看来有些不够高效;墨茉点心局在全国的门店,也经过了一轮调整。

有投资人提到,长沙的品牌非常擅长创造细腻的用户体验,但并不擅长提升效率,去进行标准化的复制和扩张。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长沙本地头部茶饮公司的发展进度,现在不如它们曾经的老对手霸王茶姬。

此外,业态也存在单一风险。

长沙夜间消费中餐饮占比过高,文化娱乐不足20%,存在过度依赖“吃”的风险。夜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交通拥堵、噪音扰民、环境卫生等问题,考验着城市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而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长沙在国际品牌引入与国际游客吸引方面存在短板。国际消费供给仍显不足,制约其建设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进击的“新消费湘军”

尽管面临挑战,但长沙新消费依然前景广阔。

据《中国消费品市场描述》,从2019年起,中国正式迈入第三消费时代。此时恩格尔系数稳定在30%以下,消费早已不再聚焦于基本的物质满足或功能改善,而进入了以情绪、体验和身份认同为核心的“体验经济”阶段。

而这恰恰是长沙新消费品牌的长项。

面对挑战,本土企业已开始破风。比如在推动品牌进化上,从流量驱动转向品牌驱动。茶颜悦色布局电商、楂堆开发养生周边,都是对这种趋势的回应。

《报告》显示,长沙在“首发经济影响力”指标中,以62.54的得分高居全国第四,证明了其在新品牌、新业态培育方面的实力。

“长沙有强大的制造业积累,有本土职业经理人的快速成长,新消费领域极有可能冲出一批中国领军品牌,崛起新消费湘军。”长沙新消费研究院院长张丹丹,对长沙新消费未来很有信心。

回过头看,长沙之所以能成为新消费品牌的热带雨林,离不开“敢消费的年轻人、懂创新的创业者、善作为的政府”这三股力量。

而这座新消费之都,也为中国城市的发展与升级,提供了很重要的经验——

启示一:城市竞争的下半场,拼的是“个性”与“温度”。

《报告》综合分析指出,在城市竞争的下半场,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狂飙模式”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个性与文化”的耐力赛。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山水、历史、人民,要基于此去找到自己独特的名片,在差异化竞争中找到新的商业发展空间。头部城市已经发展了与其文化气质极为匹配的特色消费品类,如上海的咖啡、广州的茶、重庆的美食。而长沙的夜经济正是其独特名片。

所以长沙的成功,不在于复制了哪个一线城市的路径,而在于找到了自身“房价洼地”的比较优势,并将其与内在的“文化基因”和时代的“消费心理”进行了匹配。

它证明了,一个城市不需要在所有维度都做到顶尖,只要能在特定领域创造出独特的消费者剩余和情绪价值,就能在差异化的赛道中脱颖而出。

启示二:“松弛感”将成为下一个商业蓝海。

随着现代生活内卷加剧,城市居民渴望在繁忙中找到放松和舒适。《报告》显示,“松弛感”商业以23.86%的比重,取代“正餐”品类,成为仅次于“小吃快餐”的开店类型。

长沙在这一领域表现突出,以占比26.17%的38464家休闲门店数量,排名全国第九,踩中了“松弛感”和“情绪消费”的脉搏。

在茶颜悦色,年轻人捧着的不是一杯奶茶,而是东方美学的当代表达;在文和友,顾客消费的不是小龙虾,而是老长沙的城市记忆。

而无人业态等新业态的兴起,也预示着“松弛感”正成为下一个商业蓝海。

在该品类上的门店数量上,长沙稳居第一,其中的自助棋牌、桌游类品牌受到年轻人青睐,一方面源于长沙人对麻将的热爱,另一方面也因为这种完全自助的模式减轻了社交压力。

对i人浓度很高的年轻人来说,完全自助的商业场所免去了顾客与服务人员的互动,能在完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享受休闲娱乐。

启示三:运用“善意经济学”。

最重要的是,长沙的模式创造了一个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对消费者而言,他们以更低的成本,获得了更高的生活品质和情绪价值。对商业经营者而言,这里是创业的乐土。对城市自身而言,长沙成功塑造了“新消费之都”的鲜明IP,带动了服务业能级的整体提升。

所以长沙本质上也是一场"善意经济学"——当一座城市让居民生活得更轻松、更快乐时,繁荣自然会随之而来。

尾声

到了夜晚凌晨三点,长沙解放西路的酒吧依然人声鼎沸,五一广场的霓虹灯照亮着年轻人的活力,在太平街的老巷里,夜宵摊的烟火气萦绕升腾。

人心悦处是天心,人间烟火是长沙。从一杯茶、一份臭豆腐,到一个场景、一种生活方式,从市井小摊到万店品牌,从地方特色到全国现象,长沙新消费的故事还在继续。如橘子洲头的湘江水般,这座城市的消费活力,还在不停流淌。

图源:潇湘晨报

在这里,文化底蕴与商业活力交融,政府引导与市场力量协同,本地情怀与全国视野互通。

长沙,正以“新消费之都”的名片,向中国展示一种“既烟火,又潮流”的城市发展范式。

其底气,早已超越“网红”流量的表层,而是扎根于对本土文化的深耕、对年轻人的洞察,以及对“让生活更美好”这一消费本质的理解。

这,就是长沙。一座永不眠的城市,一个正在发生的未来。

参考文献:

[1].《2024消费活跃之城报告》,长沙新消费研究院

[2].《长沙“五小虎”,何以强势崛起?》,合肥日报

[3].《长沙新消费,为啥这么牛?》,钛媒体

[4].《长沙何以成为新消费试验田?》《18万人回长沙,发生了什么》,正和岛

[5].《长沙,这座“新消费样板间”的消费启示录!》,长沙市商务局

[6].《特稿|长沙,新消费“五小虎”强势崛起》,湖南日报

[7].《为什么是长沙?》,市界

[8].《最懂年轻人的城市,还是它》,新周刊

[9]《长沙,何以成为新消费品牌孵化器》,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美食   长沙   品牌   城市   年轻人   全国   长沙市   商业   零食   房价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