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维夫大学历史系教授约西・科恩的一句话,让以色列国家电视台的深夜访谈现场瞬间安静 ——“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很可能是美国”。
这不是情绪宣泄,而是研究欧洲反犹历史二十多年的学者,在镜头前抛出的结论。2025 年春的这场直播,台下观众倒吸冷气,直播间陷入三秒沉默,主持人急忙打圆场称 “只是学术假设”,科恩却摆了摆手:“我在说历史规律。”
接下来五分钟,他语速飞快地罗列数据:2024 年美国反犹事件突破一万起,500 多名犹太学生在学校遭辱骂、涂鸦或跟踪,FBI 仇恨犯罪统计中,针对犹太人的案件占比近三成。纽约曼哈顿的犹太会堂、洛杉矶的大学校园、芝加哥的商业街,这些繁华地段成了仇恨事件的高发区。“有人在做准备,我不知道是谁,但这是开始。”
这段视频很快传遍犹太社群,美国《犹太人周刊》紧急刊发评论:“我们会在这片土地重蹈覆辙吗?”
反诽谤联盟(ADL)官网的年报数据触目惊心:2023 年反犹事件 3325 起,2024 年直接翻倍。其中 20% 是肢体攻击,30% 是明确死亡威胁,40% 带有纳粹符号 —— 这些数据都能查到对应案号,每个数字背后都是具体的人和事。
麻省理工学院的犹太学生被人从图书馆台阶推下,左腿骨折;纽约皇后区,有人在犹太会堂门口焚烧希伯来祷告书,录像里的笑声刺耳;德州某中学教室墙壁上,“Judenfrei”(清除犹太人)的涂鸦三天未被清除。科恩在封闭学术会议上摊开这些案例:“这是仇恨的前奏曲,和 1930 年代的德国如出一辙。”
仇恨不止在民间蔓延。2022 年美国某州议员演讲提及 “精英操控” 时,台下齐声高喊 “犹太人”,无人制止,这段录音后来成了播客热门内容。QAnon 炮制的 “全球金融绑架论” 直指犹太人掌控银行,2020 年起在社交平台疯传,甚至被几位美国市长候选人写进宣传文案。
更值得警惕的是教育领域的渗透。德州地方学校曾在历史教材中加入 “犹太人是否操控美国经济” 的 “中立讨论”,尽管三个月后撤回,但已发往多个县。科恩在课堂上敲着讲台:“1930 年代德国课本讨论‘犹太商人是否剥削民众’时,没人觉得危险。”
美国司法部监控名单上的上百个反犹极端分子中,2023 年底有 17 人失踪,其中两人在俄勒冈州被捕时,车里藏着炸药、枪支和写给 “犹太精英” 的威胁信 —— 法院卷宗里的这些细节,成了科恩口中 “模式化危险” 的铁证。
“屠杀从不始于枪声,而是始于沉默。” 科恩常对学生说这句话。他研究发现,美国当前的社会情绪与 1930 年代德国有着相同轨迹:经济下滑催生中产焦虑,舆论寻找替罪羊,政客默许仇恨言论扩散。“当年说‘媒体被操控’,现在说‘全球金融绑架’,换了包装而已。”
历史早已敲响过警钟。1913 年乔治亚州,犹太工厂经理利奥・弗兰克因莫须有的谋杀罪名被私刑吊死,参与者包括政客和教会人士;1939 年,载有 900 名犹太难民的 “圣路易斯号” 被美国拒之门外,最终多人死于奥斯威辛 —— 这些历史在美国课本里一笔带过,在以色列课堂却要花整节课剖析。
科恩指出,如今的仇恨只是换了传播方式:纳粹徽章变成社交平台头像,小报影射变成算法推送的视频,街头传单变成匿名论坛的约架帖。2025 年上半年,他绘制的反犹暴力地图已标注出 50 个红点,每个点都附警方通报编号:地铁站被推下轨道的老人、公园被泼油漆的少年、家门口挂猪头的家庭……
2025 年 6 月,美国国务院反仇恨专员首次公开承认:“犹太社群安全感的下滑是事实。” 这句话被犹太组织置顶在官网,要知道过去五年从未有官员敢如此表态。
以色列国内对科恩的评价两极分化,支持者称其 “理性预警”,反对者指责他 “抹黑盟友”。哈佛学生在研讨会上质疑他过于悲观,科恩只是打开电脑,展示 2025 年最新反犹事件地图:“我在说可能性,不是必然性,但忽视它就会变成必然性。”
他仍在持续更新研究,最新的案例是加州犹太拉比收到死亡威胁后报警无果,不得不自聘保镖;纽约布鲁克林的犹太小学,如今配备两名持枪保安,这在五年前只有总统母校才有的配置。“我讲的是档案里的事实,不是编出来的故事。” 科恩说,美国反犹史的厚册子,正在不断增添新页码。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