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国际上很多人说中国没铀矿,搞核能得看别人脸色?

全世界都在为抢铀矿争得面红耳赤,咱们在西北戈壁的钍基熔盐堆已经悄悄开始运行了!
这可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简直是给中国能源战略装了个超级引擎,连西方都看愣了,这操作确实牛!

一提核电站,很多人觉得高大上,其实传统核电用的是铀燃料,只有不到1%能发电,剩下99%全成了难处理的核废料。
中国在甘肃武威搞的钍基熔盐堆,走的是勤俭持家路线,靠在线循环技术,能把98%以上的钍燃料都转化成电。

去年10月,实验堆还成功实现了钍铀循环,把理论变成了真家伙。
咱用数字说话,1吨钍能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50万吨标准煤,或是200吨铀燃料,换算成电,1吨钍理论能发300亿度,就算打折扣,实际也能发113亿度!
去年全国用了约10万亿度电,算下来不到900吨钍,就能点亮全中国一整年。

更牛的是,中国钍储量超丰富,光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就有140万吨钍!
以前这些钍是伴生矿,没人当回事,现在成了宝贝疙瘩:如果全用钍基堆发电,够咱用1600年。
就算只替代现在5%的核电,也能用3万年,这直接把贫铀国的帽子扔了,还攥住了能源主动权。

一说到核电,大家就怕切尔诺贝利、福岛那样的事故,传统核电靠主动防御,得靠复杂系统和人盯着,一旦出问题就麻烦。
钍基熔盐堆不一样,它把安全交给了物理定律,根本不用人操心,它像燃气灶,得靠外部中子源点火才能发电,一旦断电、地震,火立刻灭,不会像传统堆那样失控燃烧。

更绝的是冷冻塞设计,堆芯底部有个固态塞子,温度一超标就自动熔化,像拔了浴缸塞子,含燃料的熔盐30秒内就流进地下密闭罐,接触空气马上凝固,把放射性物质牢牢锁死。
整个过程不用电、不用人,全靠重力和热传导,从根儿上杜绝了堆芯熔毁的噩梦。

而且它的核废料也少得可怜,只有传统铀堆的千分之一,毒性半衰期从几十万年缩到几百年,处理起来简单多了。
这下再也不用怕核泄漏,安全问题成了简单的物理题。

为啥中国非要搞钍基堆,因为咱铀矿确实不多,要是跟着别人走传统核电路,能源命脉就得看国际市场脸色,而咱钍储量多,放着不用太可惜。
其实钍基堆技术最早是美国搞的,上世纪60年代就在橡树岭实验室研发,可因为材料腐蚀等难题放弃了。

没想到这份废弃图纸,到了中国科学家手里复活了,以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徐洪杰团队为首,2017年接手项目,硬是啃下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2024年就建成了世界独有的实验堆。
现在美国还在搞小规模模拟实验,中国已经实际运转了,还在推动《钍基熔盐堆安全标准》进国际原子能机构。

这跟当年搞5G一样,不仅技术领先,还要定规则,让世界跟着中国节奏走,以前是满世界找铀矿,现在是定义未来能源,这步棋走得太妙了!
不过咱也得清醒,从实验堆到大规模商用,还有难关要过,比如堆里的泵阀等核心部件,现在寿命约1.2万小时,离商用要求的5万小时还有差距。

而且公众对核还是敏感,得好好科普,消除大家的顾虑。
但不管怎么说,武威的钍基堆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它不只是能用3万年的能源,更是中国能源的新赛道。

不用跟别人抢资源,靠自己的技术和储量,就能掌握能源主动权。
未来这技术成熟了,不仅能点亮中国,还能给全球能源焦虑解套,这才是真正的大国担当!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展品推介|实现全球首堆满功率运行的我国钍基熔盐堆即将亮相中国工博会》
更新时间:2025-10-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