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评等级,不过是一种虚幻的“俯瞰感” | 封面评论

蒋璟璟

最近,一套“从夯到拉”的评级方式在网络上悄然走红。它将万事万物简单地划分五档:“夯、顶级、人上人、NPC、拉完了”五个等级。“夯”是好到没话说,“NPC”原本是游戏里不受玩家控制的角色,这里成了“不起眼”的代名词,至于“拉完了”,自然是差到没法再差。这套网络“黑话”迅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游戏角色的强弱,到演员演技的高低,再到大学课程的难易,甚至不同奶茶的口感,几乎都难逃它的“审判”。(安徽日报)

说三道四、指指点点太俗气,可若是换一套“评级体系”,是不是听起来就高级许多?流行语从来有着一种病毒式传播的能力,而比流行语更病毒的,或许就是一种“标签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看人论事,并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以打标、“连线”、归类为主要方式。于是乎,一个立体的人、一件复杂的事,都会被压缩再压缩、提炼再提炼,最终变成三言两语甚至于一个简短的词组。“从夯到拉”各归其位,这到底是“归位”还是“错位”呢?

“从夯到拉”的评级体系中,有“夯、顶级、人上人、NPC、拉完了”五个等级。其实,这五个词,本身就很有意思,可以说非常之杂糅。其中,既有方言俚语,也有流行语热梗,还有网游术语……应该说,这种多元的语言要素,以及化用嫁接的“语言再生产”本身就构成了某种独特的魅力,一种很好玩、很有腔调且又有一定“圈子属性”的话语体系,是有流行基因的。设想一下,如果类似的意思,换成“优良中差劣”的措辞,效果想必就要大打折扣吧。

所以,与其说是“万物即可评级”,不如说大家假装在评级,而玩着同样的语言接力游戏。其看似是“评级”,但并不是真的要将某人某事分个三六九等,而是一种下意识的、不自觉的语言调动,就如同流行语令人成瘾上头一样。当然了,“评级”的过程,本身就是将自己置于“阅事读人”的高位,这种俯瞰感、洞察感,恍惚间会产生某种虚幻的愉悦。在评级中,漫不经心地表演“读懂一个人”“读懂一件事”,这种廉价的娱乐,往往异常好用。

哪些动辄拿着一套拙劣的分级体系给万事万物评级者,又该被定几级呢?之于此,自然不必较真。不过找个乐子而已,自娱自乐而不要输出伤害,如此便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游戏   虚幻   万物   封面   等级   流行语   体系   语言   万事   角色   病毒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