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不死,日本还敢发动九一八?蒋介石一句话害惨了中国!

为什么当年日本敢侵略咱们中国?真的只是因为落后吗?这话听着有道理,可背后藏着个大陷阱!

真正让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14年的,根本不是枪炮不够先进,而是当时咱们中国人自己打自己人打得太狠了!军阀混战、派系内斗,活生生把整个国家搞成了一盘散沙。这背后的真相可比一句“落后”复杂得多,今天咱们就从头捋一捋这段让人痛心揪心又警醒的历史。

一、一个让日军头疼的“地头蛇”

其实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人根本不敢轻易踏进东北半步。为啥?因为当时东北有个狠角色——张作霖!这位奉系军阀的老大,手握几十万东北军,虽然出身草莽,但对日本人的野心看得透透的。他的原则很简单:要合作可以,但想占我地盘?绝对不可能!

日本人试过各种手段:又是签不平等条约,又是搞经济渗透,甚至偷偷给张作霖军队塞钱。可张作霖每次都装糊涂,该拿的好处照拿,但一涉及领土主权,立刻变脸:“你小日本想要我的地?先从我尸体上跨过去!”

张作霖多次拒绝承认“二十一条”续约,坚决反对铁路让权。

就这样,日本关东军在关外折腾了十几年,连一寸土地都没啃下来。直到1928年6月4日,他们终于对张作霖下了黑手——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这可不是普通的暗杀,这是日军为侵略中国精心策划的第一步血案!张作霖一死,东北群龙无首,张学良又被蒋介石调去打内战(中原大战),东北边防彻底空虚。不到三年,日军就发动了“九一八事变”,30万东北军不战而退,东北三省就这样拱手让人了。

试想,如果张作霖没死,日军敢轻举妄动吗?一个地方军阀都能把日军挡在关外,难道当时中国真的“落后”到连抵抗能力都没有?显然不是啊!问题出在人心散了,力量使不到一块儿。

二、革命到内战:军阀混战埋下亡国祸根

袁世凯死了之后,中国即刻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这些军阀,表面以“司令”“大帅”自居,实则仰仗洋人鼻息,直系依附英美,奉系依仗日本,皖系凭靠德国,为争夺地盘混战不休,打得不可开交。百姓流离失所,国家支离破碎。

这时候,孙中山挺身而出,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之主张,率领国民革命军高呼“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

可谁能想到,他刚去世,蒋介石就变了卦!为了独揽大权,蒋介石用手段排挤了廖仲恺、胡汉民、许崇智三大元老,把原本要“革命”的军队变成了自己的私人武装。

曾经的战友转眼成了对手,“蒋冯阎桂”四大新军阀为了争地盘,先后打了中原大战、蒋桂大战…… 光是1930年的中原大战,就打了半年,死伤超过30万人!这损失比南京大屠杀还惨烈啊!

这边军阀混战正酣,硝烟弥漫;那边共产党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秉持团结抗日之主张。可蒋介石呢?不但不合作,反而调转枪口搞五次围剿,非要置红军于死地不可。结果是什么?中国最能打的力量在内耗,日本鬼子却在关外磨刀霍霍。

1930年11月中原大战结束,1931年9月18日日军就发动了事变。这哪里是“落后”挨打?分明是自家人相互争斗,两败俱伤,从而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三、“九一八”当晚:30万东北军为何不抵抗?

张作霖死了之后,张学良自然而然地承接了东北事务。但他这个“少帅”根本做不了主——蒋介石一封电报,就把他的精锐部队调去打内战了。等“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东北剩下的军队装备不差,人数也不少,为啥一枪不放就撤进关内?

因为蒋介石下达了死命令:“绝对不准抵抗!”

更荒唐的是,蒋介石把东北拱手相让后,还命令东北军继续去打延安的红军。他公开说:“攘外必先安内”,意思是打日本不急,先把共产党消灭了再说。这时候的蒋介石,早就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抛到九霄云外,成了彻头彻尾的内战头子。

做一下对比:共产党在缺枪少弹的时候,仍坚持北上抗日,倡导建立统一战线;而蒋介石坐拥最优渥的资源,却搞分裂之事,将枪口对准自己人。如果这都不算“不团结就挨打”,那什么才算?

四、是谁真正打败了日本?团结才是力量

可能有人会说:“即便当时不能团结,后来不也驱走日寇了吗?所依靠的不依旧是武器的升级吗?”错了!真正扭转战局的,是人心聚起来了。

共产党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不管以前有多大仇恨,只要打鬼子就都是兄弟。西安事变时,共产党甚至放下血海深仇(蒋介石曾杀害毛泽东妻子杨开慧、朱德妻子伍若兰),逼着蒋介石联共抗日。这胸怀,这格局,才是真正的英雄气魄!

反观国民党,直到最后关头还在搞小动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结果呢?最落后的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却成了抗日主力——地道战、游击战打得鬼子闻风丧胆;最先进的国民党军队,却一次次溃败。这说明什么?即便武器装备精良无比,然人心离散、不能齐心,亦是枉然。

别忘了国际支援的作用: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消灭了关东军主力;美国等盟友也提供了物资。但这些帮助的前提是什么?是中国已经众志成城团结起来,让全世界看到我们抵抗的决心。要是还像以前一样各自为战,谁会愿意帮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五、这首歌应该永远唱下去

一个家庭要经营得好,得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工作要做成大事,得团队合作;国家要发展强大,更得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科学研究、航天工程、疫情防控……哪一样离得开团结协作?

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落后”或“先进”能解释的。张作霖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够团结,局部力量就能挡住外敌;蒋介石的教训告诉我们:一旦分裂,再强的底子也会被掏空。

打败日本并非仰仗某一人或某一派系,而是全民族觉醒与联合的结果。共产党高瞻远瞩地领导,无数先烈以鲜血凝聚团结,这才是战胜日本的关键。今日我们纪念历史,绝非意在延续仇恨,而是要铭记:无论何时,团结都是我们最强大的力量源泉。

所以,莫再被“落后挨打”这一浅陋结论所误导。深入探究真实的历史便会发觉:真正的危险,绝非敌人的强大,而是我们自身是否会涣散。

让我们再唱一遍那首歌: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首歌应该永远唱下去,因为它唱出了中国人血里的韧性——只要我们心在一起,就没有什么能打倒我们。

如果你认同这篇文章,别忘了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清历史真相,明白团结的意义!

—— The End ——
作者:倾卿颜
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
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历史   日本   蒋介石   中国   军阀   团结   日军   东北军   力量   落后   中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