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交通】
7月29日,“桂在交旅”行进式采风团从友谊关出发,沿国道322线拐入县道456线,行驶了一段时间后,道路渐次攀升,蜿蜒于山岭之间。西看,平而河如碧带蜿蜒;东望,则峭壁森然,直指苍穹。
“中国第一路”蜿蜒于山岭之间。见习记者 李家州 摄
行至观景台,一方石碑肃立,其上“中国第一路”五个大字赫然入目。这便是全长55公里、连接龙州与凭祥友谊关的龙凭公路。
龙凭公路始建于1885年,是广西最早修建并通车的公路,也是中国第一条兼具国防、经济、贸易与旅游交流功能的公路,故被誉为“中国第一路”。
“中国第一路”石碑。记者 梁菁惠 摄
悬崖石面上的一道道凿痕,无声诉说着当年筑路之艰。修建之初,沿线地形复杂,山峦叠嶂,河流密布,施工难度极大。工人们以肩挑手扛的原始方式,硬是在崇山峻岭间开凿出这条“生命线”。
历史上,龙凭公路在抵御外侮、巩固边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修筑历程是广西近代军事史和筑路史上的一个壮举。
悬崖石面上有一道道凿痕。记者 刘俊聪 摄
硝烟散去,龙凭公路又成为一条繁荣的商贸动脉。
据龙州公路养护中心纪检监察室主任黎慧钗介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公路部门对龙凭公路路面进行“砂改油”改建,把砂土路面改为了沥青碎石路面,经过几次的路面修复,极大地提高了通行能力。
龙凭公路作为龙州最重要的商贸运输通道。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越南对华输出的货物多汇集于龙州水口口岸,需由此路转运到凭祥,再经铁路运销内地。同时,龙州作为广西蔗糖与八角的核心产地,也借此路将出产的蔗糖、八角等特产源源不断地输往各地。
龙州公路养护中心纪检监察室主任黎慧钗接受采访。记者 刘俊聪 摄
如今,龙凭公路正肩负起新的时代使命,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正转化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我们正依托‘中国第一路’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沿线风光,精心规划旅游发展,将其打造成特色自驾游廊道的核心亮点。”龙州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广电局副局长农凯介绍道。
龙凭公路沿途风光旖旎,有秀丽的平而河、蜿蜒的盘山路以及鸭水滩、那皇要塞等人工开凿的沿河绝壁及古炮台群。同时,公路串联起弄岗自然保护区、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八军军部旧址、法国领事馆旧址等景区,已成为热门的自驾游路线。
龙凭公路沿途风光旖旎。见习记者 李家州 摄
此外,龙凭公路还成为“中国第一路”国际自行车公路邀请赛的主要赛道。其蜿蜒曲折的赛道极具挑战性,吸引了全区、全国乃至东盟国家的选手参赛。
同为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的采风团成员、腾讯新闻的汪俊浩感叹道:“第一次见这样的公路,很有吸引力。”
当自驾游的车轮碾过光滑的水泥路面,历史与现实在此交织。这条穿越百年的道路,默然诉说着边关儿女的坚韧与向上。
这条路的故事,也是边关儿女开拓进取的故事。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更新时间:2025-07-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